【中國智能制造網 行業精英】在你的印象中,工科生是一種怎樣的群體?有著縝密的邏輯、嚴謹的態度,然而性格古板、不善言辭,生活不修邊幅、不懂幽默、不解風情?
張毅
在一些人眼里,工科生與溫情的人文工作者也是差異巨大。要是有工科生“棄武從文”走上媒體之路,通常會被同學們所訝異且視為“異類”。
張毅正是這樣一個“異類”。本科就讀于曾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世界排名前十的工科高校——哈爾濱工業大學,是個正兒八經的工科學生,所學為材料工程,原來是要跟航天事業打交道的專業。張毅戲謔其為“全世界牛的打鐵專業”。
然而,從大學時期擔任學校記者團團長,再到畢業后進入新華社旗下的中華網,成為中國代網絡編輯;進入當時火紅火紅的電腦報,從事媒體經營;出任中國陶瓷網CEO,以及后來自己創業,一手建立起艾媒咨詢這個全球家專注移動互聯網的第三方數據品牌;通過股改創辦艾媒數聚,打造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新媒體股,并入選“廣東省十大互聯網創新企業”,張毅與人們傳統印象中的“工科生”形象越來越遠,卻開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異類”工科生的互聯網之緣
1996年,距離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才短短兩年時間,張毅還只是哈工大的一名大二學生,不懂計算機,不知網絡為何物。與多數同學一樣,他對于“互聯網”的認識,只是突然頻繁出現在各類新聞報道中的一個“神奇”的詞語。
接觸互聯網,緣起一封電子郵件。當時,有位澳大利亞的留學生同學要發郵件回家,拉著他作陪。于是,在學校唯一一個配有電腦的通訊站,他看著那位同學在黑機器上打出了一串字符,點了“發送”就把信件寄了出去。一會兒,他便收到了家里的回信。這讓經常給高中同學寫書信的張毅振奮不已。當年,他的一封書信來回快也得14天!
觸網便體驗到了互聯網的便利,這讓張毅感到十分興奮。一向雷厲風行的他,立刻注冊了一個USA.NET的郵箱。雖然那時網絡還未普及,周圍很少有人使用,郵箱注冊后沒有派上實際用途,但對他而言,卻為以后互聯網創業夢想埋下了“姻緣”的種子。
那時候的張毅,還是學生記者團團長,熱衷于新聞傳播,是小有名氣的才子。因為一個偶然的采訪機會,張毅結識了學校計算機網絡中心的教授。該中心的網絡安全與數據挖掘技術在全球享有美譽,時任中心主任的正是我國網絡安全泰斗、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教授。因為對互聯網充滿好奇,他常常去向老師請教。自那之后,網絡中心儼然成為張毅的第二個教室。哈爾濱的春夏秋冬溫差近60攝氏度,張毅的課余時間大多耗在那個恒溫的地方。
畢業后,張毅果斷選擇互聯網行業,入職中國早的門戶網站之一中華網,擔任頭條編輯,成了中國代網絡編輯。當時的中華網正值輝煌期,早于四大門戶登陸納斯達克,是火紅全球的支中國概念股。上市公司實力強、待遇好,是許多人的夢想,幾乎每個在中華網的編輯都成為外面挖角的對象,風光無限。
雖然與同系其他學生的就業方向相比,網絡編輯的工作顯得不對口,很是異類,但彼時的張毅,恰同學少年,意氣風發,他對互聯網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迷茫
互聯網泡沫之下一度出走
然而,好景持續不長。2000年是中國互聯網泡沫從頂峰到破滅的一年。中國互聯網從狂熱到劇冷,從熱捧到抨擊,從掌聲到唾罵,從得意到失意,走完了兩個極端之間的全部歷程。業內人心惶惶,對互聯網未來的質疑聲音不斷,離開這行的人日趨增多。
在這種負面影響下,年輕的張毅充滿迷茫,無奈選擇離開,先是轉到電腦報繼續做媒體工作,后來又輾轉到佛山,出任中國陶瓷網CEO。張毅說,新的工作沒有讓他感到太多的創造性,但至少與互聯網相關。不過,心中總是留著一道遺憾。
“我后悔的事是當初PC互聯網時沒能堅持住。別人說互聯網泡沫,就跑去平面媒體。太年輕了,雖然很有熱情與沖勁,但也缺乏思考與堅持。”值得欣慰的是,若干年后,當移動互聯網浪潮席卷整個中國之際,這一次,張毅非常果斷地認準了這個方向,堅定不動搖,一走就是10年。
機遇
打造“艾媒”點燃創業之火
作為中國互聯網的發源地和超級大省,廣東擁有得天獨厚的創業條件。中國早的一批SP公司(注:移動互聯網服務內容應用服務的直接提供者)都出現在廣州。公司、人才聚集效應帶動了整個IT圈、互聯網創業的發展。
2006年左右,廣州本土已涌現了一大批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那時候,UC瀏覽器、歡聚時代、3G門戶等企業剛剛成立不久。“手機上網必定是一個趨勢,新機遇會很快發生,要把握住先機。”雖然當時處于wap年代,手機上網還比較,但張毅篤定這是一個創業的好時代。
創業團隊多如牛毛,各類項目五花八門,自己應從哪里入手?沒有思考多久,張毅就決定要從自己熟悉的領域開始,打造一個全新的媒體品牌。
2007年初,移動互聯網新媒體“艾媒網”正式上線。專注于移動互聯網,跟進市場發展走向,關注創業投資動態,發布大量深度評論分析。其中,“創投先鋒”欄目專注挖掘行業新銳及新商業模式,每篇作品單日閱讀量過萬,被當時圈內人士譽為移動互聯網創業必讀網站。
2010年,艾媒公司正式注冊,開始商業化運作。張毅說,“艾媒”這個名字其實有兩重寓意。“艾媒”,英文為“iiMedia”。艾,即字母“i”的讀音,兩個“i”分別代表互聯網(internet)和信息數據(information)。媒,即媒體,Media。所以取名iiMedia。
發展
專注移動互聯網打響名堂
隨后,張毅還成立“艾媒咨詢”第三方研究分析機構,開展市場調查與研究,同時還把日本等國外新動態研究也結合進來,用第三方視覺告訴大家移動互聯網未來的趨勢方向。
接下來,艾媒咨詢發布了眾多移動互聯網前沿報告,例如《中國手機閱讀市場報告》等,引起行業廣泛關注,被大量知名媒體引用。張毅說,當時行業內基本沒有關于這方面的調研,物以稀為貴,“艾媒咨詢”的品牌因此在市場打響了名聲。
“國內很多咨詢機構的視野還停留在互聯網上,甚至是傳統行業,基本還沒關注到移動互聯網領域。艾媒咨詢可以說是全球早研究移動互聯網行業的數據機構,我們搶占了先機。”張毅說。
截至目前,艾媒咨詢每年公開或定制發布移動互聯產業鏈前沿報告和分析成果超過500份;被全球知名綜合性及財經媒體廣泛應用,日均引用約160篇次以上;單次報告發布包括艾媒咨詢網站、用戶訂閱、微信等自媒體渠道受眾超數百萬,主要為投資人、媒體人、企業家等人群。
[MTpage]
困局
公司盈利模式成致命難題
與大部分創業者相同,創業早期讓張毅覺得很孤獨,常常不被理解。創業初期力量薄弱,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他隨時做好“死掉”的準備,壓力巨大。糟糕的是,公司也還沒找到合適的變現方式,這讓張毅倍感發愁。
“開始的幾年,移動互聯網的創業環境一直不溫不火。當時,很多在創業的朋友都很困惑,不知道未來的方向在哪里。”直到2010年下半年,人類科技史迎來一次大浪潮。以iOS和Android兩大智能操作系統為平臺的產品大受歡迎,手機、平板、電視盒子等終端為載體,爆炸式地快速席卷全人類,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一詞也因此火爆全球,國內也涌現了大量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團隊。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到2011年11月底,中國手機應用總數約有100萬人。各類APP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成為移動互聯網市場爆發的催化劑。“當時我們接觸了很多APP創業者,大量投資方通過我們找到了他們合適的投資項目。”這時,張毅才真實地感受到,移動互聯網大勢已到,能夠讓自己大施拳腳的機會來了。
突圍
用數據來“說話”贏得市場
張毅坦承:“開始決定創業時,真的沒有想清楚盈利模式,就是覺得這是個趨勢方向,抱著順勢而為、邊走邊看的心態。”但經過早期的系列嘗試與摸索,“艾媒”未來的定位在張毅心中越來越清晰。它肯定不是簡單的一家媒體平臺,或者是一個研究機構。“單一平臺成長空間確實有限,我要將‘大數據+研究分析+新媒體’這三者結合起來,做一家大數據新媒體公司。”
為此,張毅開始積極籌備技術方面的布局,ADiimedia廣告監測系統、鮮聞引擎、北極星等一系列核心大數據技術產品陸續上線。張毅認為,數據的核心是通過不斷挖掘和分析,進而用來指導行為、解決實際問題,才能帶來實際的價值。
例如北極星,它是一個應用統計分析平臺。能夠幫助利用數據透視運營指標,改善產品設計,提升推廣效率。數據顯示,目前北極星已服務上萬款APP,覆蓋終端設備超6億,并與中國聯通簽署了深度大數據挖掘合作協議。
另外還有“ADiimedia”,它是專門面向廣告主的一款移動廣告數據監測系統。它能夠全面透視投放廣告投放情況,為營銷提供有力決策支持。已服務廣告主200多家,監測數字廣告項目超過3000個。
張毅表示,這些系統的目的都是將數據內涵“可視化”呈現出來。“數據會說話,你用戶是誰?行為習慣如何?需求是什么?如何調整策略?通過大數據挖掘和分析,這些都能很直觀地告訴我們的客戶。”
新媒體產品布局方面,鮮聞引擎也在2016年正式上線。這是個面向APP/自媒體的智能推薦引擎分發平臺,嵌入一行代碼,即可定制專屬內容,幫助企業解決運營難題。目前已接入中國聯通沃TV、OPENCOM、風媒四季等100多個產品中。根據合作經驗,APP月留存能提升20%,日活提升40%左右。
此外,還建立了“微暢”社會化媒體聚合交易平臺。目前,擁有超2萬款知名移動APP等新媒體資源;超過50萬微博、微信、視頻等社會化媒體資源,覆蓋過億用戶,與數千位廣告主保持著深入合作。其核心優勢是投放、分鐘級監測、大數據解決方案和即刻反饋效果。
模式
“大數據+研究分析+新媒體”
張毅表示,公司實現了全面升級,已經轉變成為一家大數據技術導向型企業,并且通過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大數據及技術研發相關人員比例已經超過了60%。業務方面,集移動互聯網技術研發與運營推廣于一體,基于大數據基礎,為客戶提供數據挖掘分析、整合營銷傳播、第三方數據監測等服務,并形成了“大數據+研究分析+新媒體”鐵三角合作模式。
那么,這樣的模式能帶來什么價值?張毅解釋說,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數據量爆炸式增長,讓大數據挖掘與分析所提供的商業價值愈發關鍵。“大數據無疑是未來重要的資源,但是,它如何創造價值?很多公司都有數據,但卻不懂怎么使用。艾媒通過大數據挖掘分析,幫助客戶解決大數據價值轉化的問題。”
基于這個三角服務體系,艾媒先后推出了以“創業先鋒洞察計劃”及“整合營銷王者計劃”為核心的艾媒公關產品,分別面對不同成長期的移動互聯網企業,將數據挖掘、行業活動、媒體傳播三大矩陣有機組合,幫助企業傳達相應投資機會,傳播品牌價值。
通過此方式,艾媒已經服務了包括微軟、高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奇虎360、華為、聯想等在內的一大批知名企業。
截至目前,公司已經持續多年實現盈利,經營發展逐年穩定,收入逐步上升,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從2011年至2016年,五年之間,公司搬了4次辦公場所,一次比一次規模更大。
上市
“獨角獸”企業嶄露鋒芒
現在,艾媒數聚已成為近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少有的“獨角獸”型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經營發展穩步向前,公司收入快速上升。
2015年11月,公司完成股改,啟用新名字“艾媒數聚”,并獲得由廣東省委宣傳部旗下廣東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擔任主角,文投國富、文投創工場、新三板一號等文化產業投資機構的數千萬元注資。2016上半年成功掛牌新三板,掛牌當日被《人民日報》譽為“中國大數據新媒體股”。
近兩年來,中國經濟發展遭遇嚴峻考驗,資本寒冬更是讓投資機構謹慎觀望,企業融資難問題倍顯突出。而另一方面,大數據和新媒體領域引起了國內外普遍關注和追隨,并呈現出了不斷發展和壯大的趨勢。
以美國市場為例,美國硅谷的大數據超級獨角獸Palantir,目前估值已接近200億美元,成為繼Uber、小米、Airbnb之后,全球估值第四高的創業公司;另一家位于美國圣馬特奧的大數據分析服務公司Platfora去年底也完成了3000萬美元的融資。艾媒的成功融資,讓大數據與新媒體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了更多的可能。
張毅透露,公司掛牌新三板后,在業務服務、技術創新等方面大力開拓,效果顯著,市場反響較好,2016年營收預計比上年增長300%以上,保持了高速發展態勢。他還表示,2017年也會開展新一輪定增,為公司自主創新研發提供資金支持。后續還將加強對移動網絡數據深度挖掘能力,加固與完善移動互聯網數據生態,還將積極布局全球業務,充分發揮大數據新媒體在全球范圍內的價值。
團隊
2000萬元作股權激勵員工
回憶起創業初期,團隊很不穩固,有人走時他從不阻攔。“我能夠理解,不知道前景是怎么樣的,只是一個打工者,誰會陪你耗下去?”但是張毅堅信,大浪淘沙,留下來的都是金子。
這也激發他花了大量的精力進行內部改革,促進公司規范化管理,思考如何保障管理人員及核心團隊的穩定性。2015年,公司舉行了首輪員工股權激勵簽約儀式,拿出了超過2000萬元作為股權激勵,創始股東補貼90%,成為當年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補貼力度“土豪”的股權激勵企業之一。共計有17名具有一定服務年限,并且為企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員工參加,簽署股權協議,正式成為公司的股東。
“我的理念是,我做企業不是為了我個人,而是讓跟著我打拼的兄弟姐妹們都能出人頭地,跟隨公司共同成長,一起過上人模人樣的生活。”張毅表示,除了給予充分的發展空間和提升能力的機會,艾媒未來每年都會拿出一部分股票,激勵敢于和企業一起發展的員工。
如今,艾媒團隊核心成員有來自騰訊、百度、亞信集團、UC、深圳賽維等公司的大數據技術人才,以及政府、各媒體、海外留學生等綜合素質非常強的大數據與分析策劃人員。
談創業感受:“艱辛與快樂并存”
談及創業感受,張毅說“艱辛與快樂并存”。“我曾經看過有一組漫畫,名字叫作《創業者和打工者的區別》,深刻地表達了我的心聲。創業如同大海中的小舟,隨時可能瞬間傾覆。要操心的事情很多,經常全國奔波,家庭也很難兼顧。不過,看著公司不斷進步、逐漸成長,就像自己孩子一樣,很有成就感。”
談經營秘訣:“遇問題快速處理”
市場競爭激烈,機會稍縱即逝,響應的速度決定一切。張毅回憶道,讓他印象很深刻的是有個“五一”假期,有位客戶公司遇到了突發事件,急需艾媒幫助。張毅絲毫沒有猶豫,趕緊召回正在休假旅游的同事,連夜加班加點,乃至整個五一假期吃喝拉撒睡全在公司解決,做出了讓客戶滿意的解決方案,得到了客戶的信賴。“很多長期合作客戶都是這樣來的,他們對艾媒的做事態度非常認可,覺得靠譜。”
“我經常跟我們的同事說,拖拉磨蹭、拖泥帶水的行為不允許在我們公司發生。遇到問題不能回避,要果斷快速處理。你如果不解決,那么,你的對手會替你解決,你就沒有生存機會了。”
(原標題:艾媒數聚CEO張毅:哈工大“異類”工科生棄武從文 打造中國大數據新媒體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