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介電常數試驗儀測試方法:
介電常數描述的是材料與電場之間的相互作用。介電常數 (K*)等于復數相對介電常數(ε*r),或復數介電常數(ε*)與真空介電常數(ε0)的比值。復數相對介電常數的實部(ε‘r) 表示外部電場有多少電能儲存到材料中;對于絕大多數固體和液體來說,ε’r〉1。
復數相對介電常數的虛部(ε“r) 稱為損耗系數,表示材料中儲存的電能有多少消耗或損失到外電場中。ε”r始終〉0,且通常遠遠小于ε‘r。損耗系數同時包括介電材料損耗和電導率的效應。
果用簡單的矢量圖表示復數介電常數,那么實部和虛部的相位將會相差90°。其矢量和與實軸(ε’r)形成夾角δ。通常使用這個角度的正切值tanδ或損耗角正切來表示材料的相對“損耗”。
使用平行板法測量介電常數
當使用阻抗測量儀器測量介電常數時,通常采用平行板法。平行板法在ASTM D150標準中又稱為三端子法,其原理是通過在兩個電極之間插入一個材料或液體薄片組成一個電容器,然后測量其電容,根據測量結果計算介電常數。在實際測試裝置中,兩個電極配備在夾持介電材料的測試夾具上。阻抗測量儀器將測量電容(C)和耗散(D)的矢量分量,然后由軟件程序計算出介電常數和損耗角正切。
當簡單地測量兩個電極之間的介電材料時,在電極邊緣會產生雜散電容或邊緣電容,從而使得測得的介電材料電容值比實際值大。邊緣電容會導致電流流經介電材料和邊緣電容器,從而產生測量誤差。
使用保護電極,可以消除邊緣電容所導致的測量誤差。保護電極會吸收邊緣的電場,所以在電極之間測得的電容只是由流經介電材料的電流形成,這樣便可以獲得準確的測量結果。當結合使用主電極和保護電極時,主電極稱為被保護電極。
接觸電極法
這種方法通過測量與被測材料(MUT)直接接觸的電極的電容來推導出介電常數。
介電常數和損耗角正切通過以下公式 計算:
tanδ=D
其中Cp: MUT的等效平行電容 [F]
D: 耗散系數 (測量值)
tm: MUT 的平均厚度 [m]
A: 被保護電極的表面積 [m2]
d: 被保護電極的直徑 [m]
ε0: 自由空間的介電常數 =8.854 x 10-12 [F/m]
接觸電極法不需要制備任何材料,而且測量操作非常簡單,因此得到廣泛的使用。不過在用這種方法進行測量時,如果沒有考慮到空氣間隙及其影響,那么可能會產生嚴重的測量誤差。
當電極直接接觸 MUT 時,MUT 與電極之間會形成一個空氣間隙。無論 MUT 兩面組成得多么平坦和平行,都不可避免會產生空氣間隙。這個空氣間隙會導致測量結果出現誤差,因為測量的電容實際上是介電材料與空氣間隙串聯結構的電容。
通過用薄膜電極接觸介電材料的表面,可以減小空氣間隙的影響。雖然需要進行額外的材料制備 (制作薄膜電極),但可以實現最準確的測量。
多功能介電常數試驗儀技術參數:
型號:ZJD-C
信號源:DDS數字合成信號
頻率范圍:100KHZ-160MHZ
Q分辨率:4位有效數,分辨率0.1
電感測量范圍:1nH~140mH,;分辨率0.1
信號源頻率精度: 3×10-5 ±1個字,6位有效數
Q值測量范圍: 1~1023自動/手動量程
Q值量程分檔: 30、100、300、1000、自動換檔或手動換檔
信號源頻率覆蓋比:16000:1
采樣精度:12BIT
Q測量工作誤差:<5%
電感測量誤差:<3%
電容直接測量范圍:1pF~2.5uF
調諧電容誤差分辨率:±1pF或<1%
主電容調節范圍:17~540pF
諧振點搜索:自動掃描
自身殘余電感扣除功能:有
大電容值直接顯示功能:有
介質損耗系數精度:萬分之一
介質損耗測試范圍:0.0001-1
介電常數測試范圍:0-1000
環境溫度:0℃~+40℃
消耗功率:約25W
LCD顯示參數:F,L,C,Q,LT,CT,波段等
Q合格預置范圍: 5~1000聲光提示
電源:220V±22V,50Hz±2.5Hz
材料測試厚度: 0.1-10mm
夾具插頭間距: 25mm±0.01mm
夾具損耗正切值:≤4×10-4 (1MHz)
測微桿分辨率:0.001mm
準確度:150pF以下±1pF;150pF以上±1%
測試極片:材料測量直徑Φ38mm或50mm(二選一),厚度可調 ≥ 15mm
相關產品:
ZJC-50E電壓擊穿試驗儀
ZST-212體積表面電阻率測試儀
ZJD-C介電常數介質損耗測試儀
ZDH-20KV耐電弧試驗儀
LDQ-5漏電起痕試驗儀
XRW-300HB熱變形維卡溫度測定儀
XNR-400H熔體流動速率測定儀
JF-6氧指數測定儀
CZF-5水平垂直燃燒試驗機
WDW-50KN材料電子拉力試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