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本站原創】在自動化發展如火如荼之際,機器人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了各行各業之中,近日,隨著國內首款中醫智能機器人的出現,機器人也已進入到了傳統中醫領域。未來,隨著技術的完善和價值普及的加深,其商業化發展有望實現進一步突破。
近年來,受自動化趨勢影響,機器人產業迎來迅猛發展,各行各業都出現了“機器換人”現象。目前,機器人在工業制造業領域的換人工作進行已久,在家庭、教育、金融等部分服務領域的換人行動也屢有發生,但是,你聽說過其在醫療領域的換人表現嗎?
相信不少人都會表示聽說過,的確,隨著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心理機器人等的出現,機器人在醫療領域已經發揮出了一定功效,但這些都是在與科技容易結合的現代西醫領域。那在傳統中醫領域當中,機器人是否也有出現并占據一席之地的可能呢?
機器人走進中醫領域
如今,這個可能正在變為現實。
今年7月22日,據山西當地新聞報道,太原一家國醫館中已經出現并應用了“中醫智能機器人”。據了解,該機器人主要工作是為病患診脈,其不僅能夠診斷出5.4億種繁多的脈象種類,平均診斷時間也只需18分鐘,診斷之后其還能為坐堂中醫生成科學報告,在提升診療水平的同時還提高了診療速度,更降低了病患的診療費用。
在此之前,真正實現落地應用的中醫機器人國內還從未出現過,但相關的研究測試、科研比賽卻一直都有進行。
早在去年,上海中醫藥大學就開始研究機器人進入中醫領域的可能性,在經過市場調研之后,由其中醫工程團隊和學生團隊共同研發出了一款,被譽為“中醫界‘大白’”的中醫健康服務機器人,該機器人會問診、舌診、脈診,能夠在采集相關人體信息之后,生產專屬養生保健方案。
同時,去年另一所研發高校南京中醫藥大學,也設計出了一種智能針灸機器人。不過,其作為一個賽事的創意研發作品,目前仍處于技術試驗層面,即使不少企業已經表達出了合作意向,但距離真正的商業落地也還有一定距離。
中醫機器人是否靠譜?
如今,盡管機器人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涉入的領域也越來也多,其中不乏金融、教育、電力等主要行業,但其在傳統中醫領域的應用依然讓不少人感到質疑。
一方面機器人本就是新興事物,在技術和產業發展上都還不夠完備,另一方面中醫機器人的應用又缺少豐富的經驗支持,基于這兩方面的原因,人們問一聲“靠譜嗎?”也在情理之中。
但如果我們稍微分析一下,其實現階段的中醫機器人還是比較可靠的。這主要是因為,目前的中醫機器人所從事的工作都在其能力范圍之內。
不管是望聞問切,還是針灸療法,其中的脈象種類、脈象技法、施針穴位、針灸方式等都是固定的知識,都可以轉化成相應的大數據供機器人學習。機器人通過大數據對以往案例、經典醫書、基礎中醫知識等進行學習之后,可以比人類掌握的更多、技術也更、信息也能全面,在這些方面完全可以和多年問診的醫師相聘美。
同時,現有的中醫機器人所發揮的是一個輔助診療作用,歸根到底診斷出的數據和信息還是需要人來處理,兩者之間相互彌補,相互借鑒,總的來說反而更能杜絕由一方單獨處理所帶來的不可靠性。
中醫機器人能帶來哪些改變?
機器人、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進入到中醫領域之后,可以說能為傳統中醫的未來發展帶來三個方向上的改變。
首先是能夠助推中醫朝化發展,通過、嚴格的數據掌控,中醫機器人能夠給病患提供專屬的、的治療方案,一改以往人類醫生依靠主觀判斷來進行診斷、配藥、熬藥的現狀。
其次是能夠助推中醫朝智能化發展,通過大數據和自我學習能力的運用,能夠給人類醫師提供所不具備的中醫理論和實際經驗,開拓人們的中醫思維,豐富診斷方法和中醫規律,同時,加上實時數據的掌控、反饋和監測,讓輔助人類醫師在診療過程中更加客觀和智能。
后是能夠助推中醫朝信息化發展,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的應用,可以將每個醫師的專業理論和過往案例經驗進行數據化積累存儲,不僅能夠讓醫師本人更好的梳理和輔助治療,也方便年輕醫師學習和交流。
更為深遠的影響是,經過數據化、信息化的處理之后,行業內的疑難病癥、經典病例都能夠得到匯集和統一分析研究,對于行業規范化發展大有裨益。總的來說,中醫機器人的出現和應用不僅能夠給病患帶來好處,更能促進人類醫師和中醫行業的進步和發展。
未來,隨著技術的完善和價值普及的逐漸加深,說不定不僅商用中醫機器人能夠形成產業化發展,可能家庭用的中醫機器人也會終有一天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