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智能制造網 名家論談】5G將改變整個社會,AI將顛覆人們的生活方式,近兩年來這兩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一直都是通信領域熱門的詞匯,關注度和話題度始終居高不下。在 “2018
GSMA北京創新論壇-5G智能連接”大會上也組織了以“新終端、新體驗、新智能”為主題的圓桌討論,高通技術副總裁李維興圍繞5G和AI對終端產生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詳細的解讀。
高通李維興:5G與AI的結合將催生網絡邊緣終端的智能化
李維興表示:“隨著5G時代的到來,到時一定會出現很多依靠5G技術的多領域智能終端,與此同時,AI將會連接到更多設備上,可以為我們日常生活帶來更多便利。5G跟AI的結合也將催生網絡邊緣終端的智能化。高通對于5G和AI構建的智能互聯世界懷著開放合作的胸懷,希望通過自身在5G和AI方面的領導力,加強生態合作,攜手中國合作伙伴,共同推動打造一個更加智能互聯的未來。”
5G會激發出更多新的應用場景
高通將不遺余力支持中國的5G建設
回顧歷史,1G時代的技術令通話變成可能,2G讓我們進入通話和短信溝通交流的時代,而3G則進入了圖片時代,也催生了智能互聯手機的出現,當然進入4G時代,移動互聯網被徹底引爆,以視頻為代表的應用快速發展,我們也從傳統的PC進化到移動為王的智能手機等終端的時代,到如今即將到來的萬物互聯的5G時代,不難發現,每一次的轉變都緊貼用戶的需求,并且經歷的時間都在縮短。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在李維興看來,有時候推動技術迭代的應用不見得是人們初所規劃的,但為了實現這些規劃的應用而產生的技術創新,都可能促使后有效推動技術迭代應用的誕生,并且先行者它所要擔負的責任、風險跟困難肯定更多,但是,世界上經濟的規模發展,終會獎勵這些勇于冒險的人,因此整個業界也會積極參與,努力及早地去解決這些問題。
“在如今面對4G向5G轉變之時,高通和業界都更加重視和支持消費者的需求,正如2G向3G轉變之時,隨著智能手機銷量的增長,規模經濟效應使單個智能手機的價格下降,可以買的人越來越多,從而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的過程。基于此,在向5G的過度當中,我們相信5G所富有的非常寬的數據帶寬,一定可以激發出新的應用場景。” 李維興坦言。
這其中,標準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因為標準有三大優勢:,有了標準就可以實現規模經濟;第二,誤操作錯誤的可能性更低;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標準集思廣益,可以使問題提前被發現,大家一起解決。對于5G而言亦是如此,目前,5G標準的個版本Release15已經完成,現在產業界都在就第二個版本Release-16展開相關工作。但是不管是Release15還是Release16,或者是之后更多版本的演進,高通在標準方面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不斷推動5G標準向下一個階段的演進和研發。
此外,為了加快5G的商用步伐,高通與多家公司完成了互操作測試。目前,高通已與華為成功完成基于3GPP的5G互操作性測試;與大唐成功實現直接通信(PC5)Mode 4互操作性測試;與愛立信深入合作,成功利用智能手機大小的移動測試終端,完成了符合3GPP Rel-15規范的5G新空口呼叫。
今年年初高通還宣布了“5G計劃”,這項計劃極大的支持了中國智能手機行業抓住5G機遇,也將成為推動商業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促進5G智能手機的廣泛商用。初參與這項計劃的中國廠商包括聯想、OPPO、vivo、小米、中興通訊和聞泰科技,現在更多的廠商參與到這項計劃中,通過這項計劃制造出的終端可以在更多的市場上市,也陸續進入美國、阿拉伯等市場。
在走向5G商用的路上,毫米波是不可回避的一道難關。5G手機必須適應多頻段的要求,對毫米波和6GHz以下頻段也提出了挑戰。為此,高通也花了很大的工程資源去做射頻和天線模組,高通在推動5G手機商用落地過程中,克服了毫米波在手機中應用的巨大技術難題:推出移動毫米波解決方案,將毫米波帶到支持60GHz Wi-Fi的智能手機尺寸的產品中;發布了先進的5G毫米波原型產品,來應對功率問題、推動商用部署;推出驍龍X50
調制解調器系列(支持毫米波和6GHz以下頻段);推出了匹配智能手機封裝尺寸以及性能需求的毫米波天線模組并推出了5G新空口的手機參考設計方案,助力手機廠商早日推出5G手機,幫助運營商優化網絡。
“身處5G前夕,這一次中國手機廠商走到了產業前沿,高通與中國伙伴一起面對并且解決5G商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樣的發展歷程使中國的手機業越來越好,逐步走向。高通非常高興也非常期待與合作伙伴一起參與到全世界5G的商用落地,同時高通也將不遺余力的參與和支持中國的5G建設。” 李維興強調。
AI依托5G能加速發展
高通更加看重終端側的AI運算
移動通信計算平臺可以支持分布式計算,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在不同地方完成計算,這就是為什么高通認為5G將是一項賦能技術,一旦5G成功商用落地,變成業界可以利用的重要工具,很多目前沒有想象到的使用場景就會慢慢涌現出來。AI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一旦終端具備計算能力,手機端就可能承擔AI的很多工作。
一般來講,大部分AI算法都需要在云端訓練,在終端推理和執行。不過高通認為這不是AI人工智能的模式,云端大數據計算只是步,高通更看重終端側的AI運算,也就是人工智能的預處理計算。終端側AI有很多優勢,能解決很多問題,例如隱私泄露、斷線以及時延問題,一旦有了5G所提供的穩健的URLLC和eMMB服務,用例自然就會出現。
“我們認為整個人工智能要達到規模化,那就需要人工智能的預算(預處理計算)。我們定義預算就是分布式在云端,在無線網絡的邊緣,在手機端。”李維興進一步講到:“不管是
傳感器的角度還是從資料存儲的角度,AI計算會從云端慢慢轉移到終端側,因此從云端到每個終端側,那就需要網絡管道,5G將會發揮基礎作用。5G與AI的合作,便可以把各種跨行業的場景使用方式激發出來。”
“簡單來說,終端側的AI人工智能發展需要5G這個橋梁與云端大數據相連通。” 李維興表示“從無線終端的角度來說,智能手機、物聯網、汽車都是可以應用AI人工智能技術的。”
在AI領域,高通已經花了十幾年時間進行投入。自2007年起,高通就開始進行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2018年5月,高通宣布在北京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部門“Qualcomm AI Research”,將公司范圍內開展的全部前沿人工智能研究,進行跨職能部門的協作式強化整合,包括硬件、算法以及軟件工具等多維度創新,實現率和個性化的人工智能。“我們的人工智能部門不只是前沿研究,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落地,研究應用場景。”李維興說道。
李維興表示,目前,高通已經推出人工智能引擎,它包含了硬件方面的DSP、CPU和GPU,用戶可以按照不同算法的優缺點,調試使用任何一個有效的計算模塊。從軟件來說,高通具有神經處理引擎,它可以讓透過SDK的方式去開發,能夠支持不同框架,打造生態系統合作。
“要打造人工智能生態系統,需要廣泛的合作。高通的驍龍芯片支持廣泛的底層框架和操作系統,透過與廣泛的獨立云服務商和軟件開發商,終能夠將人工智能能力推廣到各種類型的終端。” 李維興總結稱。
“我們對AI和5G互聯的看法一致,就是和合作伙伴攜手,透過高通在5G和AI領導力,無線邊緣化,和業界一起為中國AI/5G的創新與發展作出貢獻。”李維興總結道。
(原標題:高通李維興:5G與AI的結合將催生網絡邊緣終端的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