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行業動態】國外評測機構在進行評測過程中發現6臺OLED電視在測試46周之后就有3臺出現燒屏問題,再次將LG主導的OLED電視燒屏問題推上風頭浪尖,顯示出OLED電視所存在的燒屏問題依然未能解決,柏穎科技認為留給OLED電視的時間和機會已經很少了,它還面臨著新技術的趕超。
OLED電視不僅存在燒屏問題,還面臨著新技術的趕超
OLED電視一直未能發展起來
在2007年的時候,三星和LG幾乎同時研發出OLED面板技術,三星選擇了針對智能手機發展中小尺寸OLED面板技術,而LG則選擇了針對電視發展大尺寸OLED面板技術。
如今10多年時間過去,OLED面板在智能手機市場日漸普及,蘋果去年推出的三款新iPhone中有兩款采用OLED面板,中國手機品牌推出的手機也普遍采用OLED面板,至2018年OLED面板按收益份額計算已占智能手機市場超過六成的份額,這讓OLED面板業務成為三星的第二大利潤來源。
LG針對電視市場發展的大尺寸OLED面板卻一直未能在電視市場成為主流,直到2017年才在電視市場的占比超過五成,而LG的OLED面板業務則一直陷在虧損當中,未能扭虧為盈。
今年LG在中國廣州的一條8.5代OLED面板生產線將投產,OLED面板的產能可望翻倍,但是相比起液晶面板在電視市場所占據的主流地位,OLED電視對電視市場的影響依然相當有限,顯示出OLED面板在電視市場的普及為時尚遠。
新技術對OLED的趕超
本來2018年對于OLED電視是一個利好之年,已有十幾家電視企業加入OLED電視陣營,再加上LG在中國廣州的OLED面板生產線投產擴大OLED面板的產能。不過或許是受連續出現的OLED電視燒屏的影響,此前已在2017年四季度、2018年一季度敗給OLED電視的三星QLED電視,卻在2018年三季度反超LG主推的OLED電視,顯示出OLED電視面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三星不僅在繼續大力推動QLED電視的發展,它也在推進QD-OLED電視技術和microLED電視技術的發展。QLED擁有更廣的色域,其發出的光線更近似于自然光,顯示出量子點技術的優越性,不過QLED面板技術是在原有的TFT-LCD技術改進而來,并非自發光技術,這導致它難以做得輕薄,更無法如OLED面板那樣可以撓曲。
為此三星希望將量子點技術與OLED技術結合起來,讓它兼具量子點技術的優點,同時又具有OLED所擁有的輕薄、可撓曲等特性,預計今年底它就將推出QD-OLED電視。
與此同時,三星推動的microLED面板技術正逐漸進入成熟階段,在去年發布了名為THE WALL的146英寸的microLED電視,不過當時這款電視主要是針對商用市場,因為microLED電視技術尚未足夠成熟,成本高、產量低;但是近期三星已針對家用市場推出了75英寸的microLED電視,顯示出它在microLED電視技術上的快速進展。
柏穎科技認為在十多年的時間里,LG都未能推動OLED面板技術在電視市場普及,而三星已成功地推動OLED面板技術在智能手機市場普及,而且至今LG的OLED電視都未能擺脫燒屏問題,隨著更先進的QD-OLED面板技術和microLED面板技術即將進入電視市場,OLED面板在電視市場已失去了機會。
(原標題:OLED電視不僅存在燒屏問題,還面臨著新技術的趕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