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在《流浪地球》中,靠著那一身單兵外骨骼系統,救援隊員輕輕松松就可以提起數百公斤重的“火石”,也是依靠這一裝備,最后在人工撞針橋段,救援小隊們才能推動那龐大的“頂針”。
當時看完,不知多少小伙伴對這一身裝備“心神向往”。而幸運的是,與電影不同,不需要等到世界末日,人們就可以在生活中接觸到外骨骼裝備了。只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更習慣稱它為“外骨骼機器人”。
而就在日前落幕的第七屆國際服務機器人產業高峰論壇上,帶著對外骨骼機器人神往,鎂客網采訪了這一賽道的連續創業者——傲鯊智能創始人兼CEO徐振華先生。
外骨骼機器人落地三大應用,工業場景大有可為
傲鯊智能由徐振華在2018年4月創立,主攻工業場景外骨骼機器人產品。但在這之前,他還有兩段創業經歷,方向也是外骨骼機器人,只不過落地方向卻是醫療。
就時間來看,從接觸外骨骼機器人開始算起,徐振華已經在這一方向鉆研了12年,其中有9年時間里用于研究醫療類外骨骼機器人,所聯合創辦的2家公司璟和機器人、傅利葉智能也都做到了行業頭部。只是,為什么決定第三次創業,并且還是過往沒有接觸過的工業用外骨骼機器人?
對于這個問題,徐振華給出了兩點理由,一點是工業市場的基礎更大,雖然醫療和軍用市場與工業并列為外骨骼機器人的三大應用方向,但是“在中國,甚至全球范圍內,工業基礎、市場更大,如果從工業角度進行切入,考慮到落地、推廣和銷售難易度,將更有利于外骨骼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第二點理由則是對過往產品及業務深思熟慮后得出的結論——在技術、成本等方面,醫療外骨骼機器人即將觸碰瓶頸。
比如成本,徐振華表示:“現在的醫療外骨骼及其人動輒就百來萬,而我們團隊一致認為,一個好產品若想真正被大家接受,并產生社會價值的話,本身價格就應該有一個正常合理的區間范圍,如此才有利于產品后面的落地與普及應用。”
也正是考慮到這兩點,他們決定這一次換個角度重新出發,也就有了現在專注于工業外骨骼機器人方向的傲鯊智能。當然正如同隔行如隔山,落到產品層面,從醫療場景到工業場景,外骨骼機器人在設計、功能等方面也得有所變化。
徐振華介紹道,醫療康復型外骨骼機器人為“被動型外骨骼”,使用者一般是偏癱等患者,設計上偏向于約束性的,只有將患者的動作約束限制在合理的位置上,才能帶動肌肉、關節等更好地進行復健訓練等。
工業場景用的增強型外骨骼則是一種“主動型外骨骼”,在設計上更為強調開放性,在確保不影響人本身動作靈活性的前提下,在由助力需求的位置增加點擊,在沒有助力需求的地方使用欠驅動或耦合驅動等技術,最終增強人的力量和耐力。
同時,增強型外骨骼在使用過程中更偏向于跟隨,在軟件上也要全面采用力跟隨形態,即檢測人的運動狀態、外部環境等因素后,判斷出人的運動意圖,繼而由外骨骼進行跟隨,并在需要的時候提供助力。
理想外骨骼機器人是什么形態?
了解大概之后再回頭看《流浪地球》里面的單兵外骨骼裝備,這會是外骨骼機器人最終的理想狀態嗎?
針對外骨骼機器人的“理想型”,在徐振華看來,當前美國公司SARCOS推出的一款全身型外骨骼產品已經頗為接近,該產品做到了外骨骼部件覆蓋全身90%+,能夠做到全程助力。此時,外骨骼承擔了人的所有力量和負載,人在里面就像一個操作者。
但是他也指出了一點不足——笨重。因為該全身型外骨骼產品的體積是在過于龐大,一旦人的動作過于劇烈或靈活,就不能夠做到實時跟隨。
而考慮到眼下的市場需求等,全身型外骨骼機器人是一種理想狀態,但卻并不適用于當下市場的普適需求。由此來看,當前的外骨骼機器人產品,第一大基礎要點,就是在保證力量穩定輸出的前提下趨向輕巧。
這一點也體現在了傲鯊智能的產品中。
截至目前,成立已有3年的傲鯊智能共有兩條產品線、五款外骨骼機器人產品。其中一條線是標準化產品,共有3款外骨骼產品,分別是上肢外骨骼機器人MAPS-U、腰部外骨骼機器人HEMS-L以及下肢外骨骼機器人HEMS-GS,面向工廠流水線、物流搬運、建筑業、行李搬運等場景。
就在去年,一則餓了么外骨骼機甲送外賣的新聞出現在熱搜,其中所參與測試的外骨骼機器人就是傲鯊智能的下肢機器人產品。該產品具備12個自由度,用戶穿上之后,輕輕松松的就能負重50kg徒步至多5小時。過程中,外骨骼機器人本身的重量以及物品的重量將會全部傳導到地面。就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若是湊巧的話,大家或許能夠看到穿戴著外骨骼機器人產品的工作人員在搬運行李。
傲鯊智能第二條產線則是定制化產品,產品主要為HEMS-HD全身外骨骼機器人、MARIS睿-遠程遙操作機器人。其中,遠程遙操作機器人主要用于處理人類不便接觸或接近的危險物品等,在理想狀態下,將能夠做到1:1實時復制并執行人類動作。
當然,目前的成果并沒有讓徐振華和傲鯊智能所滿足。在他看來,外骨骼雖然發展了幾十年時間,但現在還處于一個賽道加速期,仍是一個新興行業。這一點也體現在出貨量上。
他舉例兩家日本競爭對手,一家在去年實現4000+套的出貨量,另一家在1年半內出貨近1.6萬套產品。“這些出貨量說明,隨著產品功能越來越完善、價格逐步走低,以及產品設計上工程細節的增強,外骨骼機器人產品正被大家逐步接受,且需求也確實是存在的。”
與此同時,徐振華也補充道,任何一個好的產品,是需要不斷去迭代、升級的,而在傲鯊智能的產品端,除了前面一直強調的輕巧與低成本,他也著重點出了產品的智能化。
“外骨骼產品需要與人進行互動,知道人在干什么,同時也需要與環境做互動,通過攝像頭、激光雷達等小型傳感器感知外部環境和目標物品,最終判斷人的行為,以及提供適當的助力。”此外,徐振華也表示,除了感知、互動,外骨骼機器人還需要“學習”人的運動習慣。這三點也是傲鯊智能將在接下來繼續攻克的方向。
無人工廠呼聲高,外骨骼機器人會是過渡嗎?
鎂客網注意到,在采訪的過程中,徐振華提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所有客戶找到傲鯊智能之前,已經在場景中使用過自動化機器人設備,但是他們依然覺得,仍有相當多環節是機器所不能完全替代的。
說到這里,我們就不得不提到被認定為是未來趨勢的無人工廠、黑燈工廠。顧名思義,無人工廠指代一切操作都交由非人類的機器人來執行,至于人類,將不直接參與生產過程,而是作為工程師進行工作。
只不過,若無人化工廠是未來趨勢,那么,強調人機協同的外骨骼機器人難道會是無人工廠前的“過渡”產品?
對于這個問題,徐振華的答案是“不”。
他先是站在無人工廠落地可能性角度出發,表示工業機器人已經發展了50多年,但從他接觸外骨骼機器人之前的大廠工作經歷總結,不管是焊裝線、涂膠線上的機器人,亦或是現在的視覺識別,都沒有走出“結構化場景”,所謂的機器人、智能技術所處理的依舊是結構化場景內的結構化任務。 與此同時,就全球制造產業中,工業機器人的占比也僅僅是個位數。
“這說明兩個問題,第一,工業機器人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第二,有些場景無法用自動化設備去替代。”徐振華接著補充道,傲鯊智能的團隊此前已經跑過大量一線場景,發現在一些場景中,機器人就是無法去替代人類,無論是汽車制造、家電制造、航空制造等擁有大量柔性化人力參與需求的大廠,還是在某些以定制化產品為主的小工廠。
他指出,工業一共有三種狀態,第一種是非標自動化,也就是定制化機器人,效率高,但是靈活性差;第二類是工業機器人,可以應對一些變化,但是受到工裝定位等因素的桎梏,靈活性上雖有增強但尚有欠缺;第三類是人工,或者說人機協作設備,靈活度最強,但在效率、速度、成本上可能差一點。
站在整個工業制造場景的趨勢來看,“這三者未來必然是共性存在的,只能說工廠需要在自動化部署于成本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畢竟即便是自動化,也只是在前期較人工有成本優勢,發展到后期,成本依舊會上升。”
此外,站在客戶的角度,徐振華表示,“客戶最終要的是好品質的產品、一個質優的解決方案,至于過程中是采用全自動化,還是人工,其實并不太關注。此時,只需要由工廠主在成本與質量之間尋找平衡點。”
總結來看,在徐振華眼中,外骨骼機器人作為一種人機協作設備,并不是一個過渡產品。相反,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它將和機器人、全自動化設備進行互補。
最后
截至目前,國內從事外骨骼機器人賽道的企業還不是很多。有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外骨骼機器人市場達620萬元美元,2018年超過4000萬元美元,是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個還未爆發的藍海市場。
當前,成立3年的傲鯊智能已經與去年正式上線外骨骼機器人產品,售價萬元級別,較之動輒數十萬、上百萬的醫用外骨骼機器人,這個價格十分“親民”了。
此外徐振華表示,就產品層面,芯片層面之外,傲鯊智能幾乎所有的核心技術產品都是自主研發的,包括一些散裝的定轉子電機、編碼器等都自主開發設計后與供應商合作生產,一方面減少成本,另一面可以減少產品在底層技術上受到的限制。
同時,“我們在過去做了相當多醫療外骨骼機器人產品設計,因而對人體結構具備一定的了解,這也將有利于形成我們自己的優勢。”
就在去年11月,傲鯊智能完成了數千萬元的Pre-A輪融資,由九合創投領投,英諾天使與明勢資本跟投。至于新一輪的融資計劃,徐振華也坦言,有準備中但還沒有具體計劃,歡迎大家關注我們與合作交流。
(原標題:傲鯊智能徐振華:連續創業“死磕”外骨骼機器人,當前賽道正處于“加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