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就是力量,大型科技公司知道這一點。多年來,谷歌、亞馬遜(Amazon)和Facebook等公司一直在實行“監視資本主義”(SurveillanceCapitalism),提供免費服務來收集用戶的詳細數據,這些服務往往沒有得到用戶的明確同意。通過分析這些數據,這些公司可以改進產品設計、客戶保留率和創收舉措——比如在其服務上拍賣廣告空間,在此過程中分享敏感用戶數據,讓廣告商能夠接觸到目標消費者。
這個故事已經太熟悉了:大型科技公司從他們收集的用戶信息中獲利,而用戶看不到他們自己數據的價值。
大型科技公司
今天,這個問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個人化。隨著聯網設備的出現,科技公司有了一個新的窗口,可以了解我們最脆弱的時候的行為。截至2020年,全球約有9800萬智能家居,在美國,平均每人擁有超過8臺聯網設備。這些設備產生的大量個人數據對監視資本家來說是一座金礦。長期以來,他們一直能夠監控我們的數字存在,但這個問題被放大了,因為物理設備可以看到,聽到,并感覺我們在我們的家的隱私。
大型科技公司知道,擁有我們的實體數據和數字數據會給他們帶來什么好處,他們在這類收購上押下了重注。近年來,谷歌和亞馬遜(Amazon)決定收購Nest、Fitbit、Ring和PillPack,這表明了一種吸收企業數據的新戰略。較大的科技公司不再滿足于監控我們的在線行為;他們想看看我們的身體和家里發生了什么——他們想看到我們最個人的一面,這樣他們就能從中受益。
好消息是:人們似乎并不希望這樣,而且我們有技術來創造一個可替代的未來。截至2019年,85%的美國成年人表示他們擔心隱私,62%的人對公司能夠出售與他們相關的數據感到“非常不舒服”。盡管如此,人們似乎還是接受了一種錯誤的權衡,犧牲自己的隱私來換取他們使用的服務的便利。事情并不一定要這樣。
新發展
區塊鏈、安全硬件和去中心化身份的新發展可以幫助我們構建優先考慮用戶隱私的設備。我們已經看到了“設計隱私”智能設備的出現,這些設備賦予人們對自己數據的所有權。這正是我們需要從大公司和我們自己身上轉移控制權的地方。
就目前而言,我們的個人數據代表著為大型科技公司的監控活動和利潤提供動力的原材料。另一方面,通過隱私保護技術,用戶可以直接控制自己的數據,這為新的、以用戶為中心的商業模式和經濟打開了大門。
如果我們擁有自己的數據,大型科技廣告商將不得不向我們索取信息,以獲取他們的業務所需的信息。與科技公司收集我們的數據并將其出售給多個第三方不同,我們將有權決定誰可以看我們的數據,為什么可以看,可以看多久,以什么價格看。我們最終會成為我們創造的數據產品的股東。
用戶自主
這不僅為個人提供了自主權,還創造了新市場的可能性,參與者可以戰略性地出售或購買數據,同時因其在創建、收集或管理數據方面的角色獲得公平的報酬。雖然不難想象這為擁有數據管理專業知識的小團隊創造了經濟機會,但沒有人比用戶更能從中受益。用戶將成為數據經濟的真正參與者,而不是一個為大公司謀取利潤的無權無勢的實體。
通過設計保護隱私的設備,用戶可以將自己的數據商品化,并通過分享他們的信息獲得經濟回報。就像這樣,數據經濟獲得了無數的新維度、交易的新機會,個人通過與自己選擇的人分享數據獲得了經濟激勵。每個人都贏了。
物聯網將繼續存在下去。聯網設備的便利性太大了,我們無法忽視,但確保它們作為工具而不是責任,這取決于我們。這些設備是會改善我們的生活,還是會成為大型科技公司的監控系統,這應該由我們來決定。現在是時候重新思考我們的基礎設施,并圍繞生產數據的人建立一個數據經濟。現在是我們要求我們的公平份額的時候了。
(原標題:以人為本的未來取決于擁有個人物聯網數據)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