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1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國辦發〔2022〕21號),對入選2021年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州)在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等工作予以督查激勵。現將有關城市在保穩定、促轉型、抓創新、強基礎等經驗做法刊發如下,供各地學習借鑒。
騰籠換鳥 鳳凰涅槃
紹興“五字經”力促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紹興地處長三角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是融入杭州、連結寧波、接入上海的重要樞紐城市。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在調研期間為紹興制造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你不走‘騰籠換鳥’的道路,不走集約發展的道路,將是無路可走。”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引下,歷屆紹興市委市政府踏上了“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之路。率先探索“跨域整合”“全域治理”“畝產論英雄”“產業鏈精準招商”等紹興經驗,成為浙江唯一的省級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綜合改革試點市,支撐浙江成功創建全國首個國家級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示范區。2021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8%,高于全國6.2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增速22.4%,居全省第一,展現了“轉型不失速、發展高質量”的良好韌性與定力。
一、“騰”字當頭,開創騰籠換鳥“紹興新實踐”
開展“跨域整合”行動。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協調指導、專班專干市縣聯動的工作機制,啟動印染、化工產業跨域整合,構建企業組團、兼并重組、征收退出、轉型發展等分類施策的推進方法,推動越城區所有印染、化工企業整體搬遷集聚至柯橋區、上虞區。通過“跨域整合”,印染化工新增產值近1000億元,騰退用地1萬余畝。
啟動“全域治理”攻堅。在“跨域整合”取得階段性成效后,全面啟動開發區(園區)工業全域治理,強化標準管控,搭建“一碼管地”“園區管家”數字系統,通過低效收儲、拆除重塑、工業上樓、連片治理等分類治理模式,初步走出“規劃引領、目標協同、全域更新”的發展路徑。2021年,全市盤活工業用地10803畝,工業畝均稅收同比增長14.8%。
深化“畝產論英雄”改革。逐步完善“畝產”概念,豐富“效益”內涵,形成由畝均稅收、畝均增加值、單位能耗增加值等六項指標構成的畝均效益綜合評價體系。構建全市工業、服務業和建筑業企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按區域、分行業進行ABCD類分檔。實施“標準地”制度,積極構建產業項目準入評估機制,根據畝均預期稅收等分別構建預期綜合經濟效益核算體系。
二、“轉”字夯基,造就改造升級“紹興新示范”
推廣“新昌模式”,實現智能化改造全覆蓋。全面推廣“企業數字化改造、行業平臺化服務”的智能制造“新昌模式”。龍頭企業打造標桿,按照“未來工廠”、智能工廠的標準,進行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規上企業提升能級,推動從自動化生產線向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升級。規下企業愿改盡改,實施關鍵環節的“機器換人”和業務上云。
實施“三品”戰略,推進制造業邁向中高端。深化柯橋紡織品印染、嵊州廚具產業和上虞風機產業等國家級質量提升示范區建設,借力“品字標”“好產品+好企業”的評價模式,大力推廣卓越績效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并形成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三位一體發展模式。2021年,全市規上工業新產品產值增長30.2%,對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58.5%。
爭創兩業融合試點,打造服務化發展新業態。鼓勵裝備制造企業承攬設備成套、工程總承包和交鑰匙工程,由制造向系統集成、解決方案商、總承包商升級。鼓勵制造企業剝離工業設計、科技研發、物流倉儲、信息咨詢等業務,成立獨立的法人實體,發展成為專業的信息服務型企業。支持制造企業衍生發展工業電子商務平臺、面向行業的專業服務平臺和面向區域的綜合服務平臺。
三、“引”字增力,匯聚產業發展“紹興新動能”
建設萬畝千億產業平臺。堅持“平臺支撐、頭部引領、鏈式聚合、集群發展”的產業發展新理念,創建紹興集成電路、濱海新區高端生物醫藥、上虞先進高分子材料、諸暨智能視覺四大省級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其中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兩大平臺在2021年度全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考評中分列第一、第四,四大平臺總體量已突破3000億元。
開展鏈式精準招商。堅持產業鏈精準招商為主線,構建“大招商”“大產業”“大發展”工作機制,由市主要領導親自掛帥,通過駐點招商、線上招商、親情招商、以商引商等多種方式,“引進一個、帶動一批、形成一鏈、輻射一片”,全面推動補鏈、強鏈、延鏈。成功引進中芯國際、長電科技、豪威科技等一批頭部企業。
持續優化產業生態。相繼建設復旦科技園紹興創新中心、浙大紹興微電子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學紹興生物醫藥研究院等高水平創新載體。高規格舉辦中國紹興集成電路產業聯盟啟動儀式暨院士專家“對話紹‘芯’”活動、生命健康產業峰會、“外國專家紹興行”等。建設7大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累計入庫工程師1766人。持續優化和完善產業生態,打造搬不走的產業優勢。
四、“專”字為要,啟動長高長壯“紹興新行動”
系統精準“施策”。按照“系統整合、業務協同”思路,系統梳理、有機整合主要涉企部門的企業培育類型,在維持原有培育序列不變的前提下,從規模基礎、成長潛力、科技創新、品質標準、上市做強等五個維度進行綜合遴選,建立“起跑庫”“加速庫”“沖刺庫”三個梯度培育庫,對應實行“普惠”“加碼”“突破”的差別化精準扶持,構建“起跑型企業”“加速型企業”“沖刺型企業”培育鏈。截至目前,精選培育庫企業已達987家,其中,“起跑庫”企業532家,“加速庫”企業410家,“沖刺庫”企業45家。
雙向貫通“服務”。建設惠企政策綜合服務平臺,堅持“線上+線下”全程、定向跟進,推進“一站式”直達服務。迭代升級“企業碼”紹興專區,以“綜合集成、業務協同、跟蹤問效”為導向,通過“一圖”展示、“二化”監管、“三單”操作、“雙向”評價、“集成”服務等舉措,由市級有關部門牽頭按企業訴求建立指導服務組,發揮駐企服務員作用,定期開展入企服務,實現企業訴求的集成化服務和閉環化管理。
五、“綠”字打底,瞄準雙碳雙控“紹興新目標”
因地制宜推動能效治理。聚焦單位GDP能耗強度、規上工業能耗增速等控制性指標,按照高耗高效、高耗低效、低耗高效、低耗低效,并結合“畝均”評價實行分類調控,堅決推進“高耗低效”企業整治工作,正面引導高耗能企業節能降耗。
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開展企業節能診斷,有38家企業列入免費節能診斷計劃。鼓勵企業采用列入國家級、省級節能、節水目錄的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推進實施清潔生產,支持企業申報國家級和省級綠色制造示范,7家被命名為省級綠色工廠,新增國家級綠色工廠3家、綠色設計產品13個,共有92家企業通過省級清潔生產審核,成功創建省級節水型企業4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