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而今垃圾分類正在改變著居民的生活。
春節期間,生活垃圾可謂是迎來了“量產高峰”。得益于智能分類設備投放與數據化管理平臺建設的支持,垃圾分類奏響了“三部曲”,推進“科技+”生活垃圾分類新模式,大大方便了居民垃圾分類的投放。
煙臺一小區智能AI環保屋上崗
在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銀座廣場小區,一座垃圾分類智能AI環保屋,讓垃圾分類變得有趣起來。扔垃圾時,只需要通過刷臉,開門,扔垃圾,不清楚怎么分類的時候,還帶有語音提醒。據悉,這是浙江一家企業安裝全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建立垃圾分類家庭積分賬戶,實行“一戶一卡一碼一袋”。
垃圾分類智能AI環保屋可通過人臉識別(刷臉)等多種方式無接觸投放廚余、其他垃圾并實時稱重上傳。24小時AI實時監控分類,能夠實現現場分類AI無人監管、語音分類督導。
目前,該小區設置了智能分類設施6套,其中垃圾分類智能AI環保屋1座、智能兩分類3聯體箱3套、智能可回收箱1套等,讓居民可以就近扔垃圾。
智慧環保屋讓垃圾分類智能化
近日,在沈陽市和平區西塔小區的智慧環保屋上崗!智慧環保屋占地20平方米,室內實現了智能化垃圾分類,按區劃分為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等投放箱,并有電子屏顯示了分類種類、分類流程等宣傳內容。
居民只需要將家中的廢舊書刊、塑料瓶、舊衣物等可回收物打包投進分類箱,箱內的電子秤會根據物品自動稱重,計算兌換金額后,直接轉入投放人的手機個人微信賬戶。截至目前,該區已在各個社區投放了6座多功能智慧環保屋和195個配備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的集中投放亭,全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
石景山區智能垃圾分類驛站正式落成
石景山區通過多次組織調研,積極探索便民化、智能化垃圾分類系統設施建設,借助技術力量,助力垃圾分類工作在社區中扎實推進,進一步推動垃圾分類有效開展,積極營造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近日,石景山區蘋果園街道社區的智能垃圾分類驛站正式落成。該站室內區域通過將再生資源進行細化分類,讓垃圾分類驛站更智能。
松江車墩升級垃圾分類智慧新體驗
據了解,上海市松江區松江車墩已在南部大居試點投放9個智能回收箱。每個智能回收箱設有不同的投放艙門,對應不同的回收物。
為方便居民操作,智能回收箱上還設有顯示屏指導居民學習投放流程,不但能夠掃描二維碼,而且還可以通過人臉識別進行投遞,自助完成交投、稱重。
智能回收箱主要是利用智能機械分類收集裝置、物聯網與互聯網融合技術,通過與松江區兩網融合可回收物大數據平臺對接,之后數據自動上傳記錄,每一次投遞都有跡可循,通過可回收物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可實現垃圾回收的透明化。
北京一社區智能垃圾分類驛站亮相
海淀區海淀路社區一座全新智能垃圾分類驛站在春節期間亮相。據介紹,該驛站配備了觸摸式操作屏、攝像頭等,環境整潔,科技感十足。只要該區居民完成實名注冊后,通過刷卡、手機掃碼、人臉識別等方式輕松完成投放垃圾。
除此之外,該驛站還應用了很多“黑科技”,比如帶有智能電視,設置智能感應洗手臺,人臉識別開門和感應防夾手裝置。而設有的超聲波滿溢監測、滿溢報警亮燈等設備,則可以及時提醒值守人員更換垃圾桶和轉運垃圾,做到隨滿隨清。另外,還加入了除臭凈化系統和滅蚊燈,可以及時消除廂房內垃圾產生的異味。
小編結語:垃圾分類是處理垃圾的非常有用的解決方法和最佳出路,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程。現如今,全國各地的一些社區在垃圾分類中都增加了智能設備,不僅讓居民使用更加方便,幫助居民解決投放垃圾的煩擾,更讓居民在垃圾分類過程中體會到了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促使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為改善自己的家園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