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研究總監孫鑫分享了Gartner最近做的一個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在中國有6%的用戶已經部署了類似ChatGPT、生成式AI相關技術,在東南亞和中東地區則為3%。由此來看,中國用戶相對而言走在比較前面。
與此同時,中國有26%的用戶已經在積極試點生成式AI技術,還有24%左右聲稱未來0-6個月去部署生成式AI相關的應用或者技術。“最近沒計劃或者五六個月之后才有計劃”的用戶大概是14%。
孫鑫認為,中國用戶對于數據為核心(Data-Centric AI)的的生成式AI能力是比較有信心的,而且其整體信心要高于其它一些類型,例如模型為核心(Model-Centric)AI的方式。
生成式AI技術是使用已有數據進行學習,然后創造與它相似的內容。在這個大前提下,生成式AI技術也會潛在給企業帶來一些風險。這一點已經在ChatGPT的一些“負面”新聞中有所體現。
比如,ChatGPT會產生包含偏見、錯誤的信息;會讓一些員工對其產生依賴性,從而可能導致員工缺乏一些批判性思維或者決策性思維的能力;會產生一些敏感信息,安全性面臨挑戰等。
Gartner認為,可能下一波比較火熱的技術能力,就是所謂的“負責任的AI”。也就是在生成式AI上面加一個保險,讓生成式AI生產的內容盡量減少“幻覺”,用一種負責任的形式去為人類所處理。
關于未來生成式AI的技術走向,孫鑫表示,可以從三個角度進行解讀:
第一,架構角度,現在主流還是在云上運行或者使用生成式AI應用程序,但在受管治的一些行業當中企業內部的選擇可能會激增,可能會看到一些本地部署的選擇。對于基礎設施的供應商來說,可以通過生成式AI的能力把自己的硬件附加的一些價值體現出來。
第二,模型本身,大模型的推出將會越來越多,未來也會出現更多Fine-Tuning模型。Fine-Tuning模型的優點在于匹配度會比較高,更貼近業務場景,這也意味著更低的成本。開源軟件或者開源社區將會在這個系統當中發揮重要作用。
第三,運營角度,未來6個月“提示工程”可能會變成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同時“矢量數據庫”將會在運營側變得非常重要。
原標題:Gartner:約26%中國用戶已經在積極試點生成式AI技術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