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思創宣布,其全球首條物理回收(MCR)聚碳酸酯專用生產線已在上海一體化基地正式投產,每年將生產超過2.5萬噸含有物理回收成分的高品質聚碳酸酯。
據悉,這一投資項目主要是為滿足市場對消費后回收再生塑料(PCR)日益增長的需求,主要覆蓋電子電氣、汽車和消費品等應用領域。
科思創這一動態,一定程度顯露了再生塑料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
監管法規趨嚴,再生塑料有望呈高態勢發展
在實現循環經濟和氣候中性的目標下,再生塑料所面臨的監管法規也在逐步趨嚴。
例如在今年7月,歐盟新法提案公示,提案覆蓋汽車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環境責任、經濟責任與社會責任,圍繞循環策略制定、車輛最低回收含量、可拆卸和更換車輛中某些零部件的設計、報廢車輛收集、信息公開、循環車輛護照等內容提出了細化要求。
這其中對于再生塑料的使用設定了嚴格的標準。據中汽數據有限公司范麗華介紹,新法提案針對再生塑料提出了25%的量化目標要求。
具體來看,該法規生效的72個月,應確保至少25%的用于制造車輛的塑料是消費后再生塑料(PCR),且其中25%來自回收的報廢汽車。
范麗華直言,對于整個汽車產業來說,這一要求是比較有挑戰的。也正因如此,有觀點認為,歐洲的這一新提案不僅是一個綠色政策,更是一個競爭政策。
其實,中國也有相對應的量化目標的設定。據悉在2021年6月,工信部等4部委發布了《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實施方案》,其中提出了針對重點零部件的回收成本比例要大于5%。
盡管這一方案與歐盟新法提案核算方式不同、針對對象不同(零部件/整車),但其間差距還是明顯可見。
范麗華指出,對于我國來說,未來相關政策必然要向更強勁的管理去走,“我們目前正在預研的管理辦法,會設定更高的量化目標。”
當然,她表示,我國的政策對于量化目標會有更高的設定,但是更高更強制的量化目標是否與歐盟一致,是否能達到25%,現在尚未確定,但是政策的這一發展趨勢是非常明朗的。
而隨著國內外政策的日益趨嚴,再生塑料的需求量勢必將逐步攀升。據相關預測,預計全球再生塑料市場規模將從2021年279億美元增長至2026年435億美元。預測期間年復合增長率9.3% (2023~2030為8.1%)。
單從汽車行業來看,范麗華分享的一組數據顯示,這幾年汽車領域對再生塑料的需求量并不低,甚至要遠比想象的更高。而要知道,這還是在歐盟政策沒有完全確定下來之前的需求量。
她認為,當歐盟新法提案實施,再生塑料的需求量應該會呈非常高態勢的發展趨勢。
再生塑料應用,中國市場極具潛力
“目前來看,對PCR需求增長最快的還是以亞洲為主,而亞洲最大的市場還是中國。”科思創工程塑料事業部全球總裁王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此表示。
她指出,中國“3060”雙碳目標明確,產業鏈的布局也非常完善,而且基礎非常好,市場又足夠大,“有產業鏈,也有體量,才有可能真真正正實現循環。”
據她介紹,科思創在循環經濟、低碳方面的新產品應用、新嘗試,大部分都是在中國先做試驗,或者是快速在中國實現商業化,“所以在我們全球的業務布局當中,中國已毫無疑問是一個榜樣。”
總之在她看來,中國是最有潛力的一個市場,“能夠助力我們全面循環、快速發展。”
而聚焦中國汽車市場,再生塑料的發展潛力,一方面體現在,低碳環保、綠色轉型趨勢下,汽車行業或主動或被動,都勢必要增加再生塑料等環保材料的應用,另一方面也體現在,中國車企密集出海趨勢下,也將加強對諸如再生塑料一類材料的關注。
王麗指出,如今中國車企出海加速,而正如前文所說的歐盟新法提案,未來越來越多的國家會頒布諸如此類的新的政策法規,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企業想要快速且順利地進入相應的市場,預計也會需要再生塑料的輔助。
她提到,科思創擁有著全球布局和70年的聚碳酸酯研發生產應用經驗,公司的經驗與知識儲備,包括全球產研銷的網絡,能夠助力中國企業的海外擴張。
總而言之,中國市場極具潛力。這其實也是科思創將全球首條物理回收(MCR)聚碳酸酯專用生產線放在中國的原因所在。
目前,科思創正持續擴大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的回收再生聚碳酸酯產能。據透露,其計劃到2026年每年將在亞太地區供應超過6萬噸回收再生聚碳酸酯,以滿足強勁的市場需求。近期其還對泰國瑪塔府基地的一條現有共混生產線進行了改造,使其具備生產物理回收聚碳酸酯的能力。
王麗表示:“這些投資使我們能夠滿足市場對PCR聚碳酸酯不斷增長的需求,進一步提高產能和效率。隨著這些新建或改造產線投入運營,我們能夠更好地幫助下游客戶打造更可持續的產品,加速行業向循環經濟和氣候中性未來的轉型。”
實現全面閉環,汽車市場仍處早期階段
在王麗看來,循環經濟最理想的狀態是實現全面閉環。
以汽車行業為例,原材料經過生產加工應用到到汽車上,交付給消費者,整個汽車生命周期后,把整車上所有的零件,比如工程塑料制造的零件,最后再回收回來,再用到新的應用上面,再交付到同樣的客戶手中,這樣就可以完整地把產業鏈打通,形成全面閉環。
“這其實是產業鏈下游頭部企業最感興趣、最急需的長期解決方案。” 王麗如此表示。
不過她也直言,在這方面,電子電器行業走得更快一點,而汽車行業還處在一個非常早期的階段,“對于絕大部分的客戶,我們正做一些嘗試的商業創新。”
據悉,科思創目前已與一家行業客戶進行了車燈方面的相關合作,“我們把客戶在生產車燈過程中的廢料回收回來,找到第三方去做粉碎、清洗,重新造粒,把它變成可以用的物理回收的原材料,做出再生產品,再賣回給這個客戶,做成汽車的一些零部件。”
當然,王麗指出,未來汽車上用到再生塑料的不僅僅是車燈。“下游汽車領域的企業,當然希望越來越多汽車里面的塑料部件能夠實現這樣的循環,但是不同部件的塑料物理回收的復雜性是不一樣的,尤其是一些經過改性工藝生產之后的材料回收的復雜性是非常非常高的,我們現在還在做嘗試。”
另外,相對于電子電器行業,汽車行業對于材料的認證周期、產品周期要長得多,受制于此,汽車行業再生塑料的應用也是比較循序漸進的。
王麗表示:“這是一個非常長期的話題,要求全行業的投入,我們現在在不斷地嘗試,希望能夠更拓寬,把這個產業鏈打通。
為此,科思創也正推動PCR聚碳酸酯的進一步創新,以提升回收率以及解決回收復雜性方面的問題。
今年上半年,科思創推出了回收含量達90%的PCR聚碳酸酯。據稱該產品能實現傳統高含量再生塑料較難實現的高飽和度色彩和白度,且較原生化石基產品可減少70%的碳排放。
另外,物理回收只是一個選項,科思創也不斷拓寬回收技術解決方案。據悉,科思創正積極開發聚碳酸酯的化學回收工藝。公司已在實驗室成功開發出一項創新聚碳酸酯化學回收工藝,并已啟動技術實施中試。
“我們希望化學回收最后能夠實現真正的商業化,這樣可以大大地提高我們回收材料的能力,解決一些復雜塑料回收的問題。比如一些物理回收無法解決的技術問題,我們通過化學回收可以讓它回到最初始的原材料的狀態,大大提升材料利用的效率。”王麗如此表示。
此外她還提到,科思創現在也在嘗試能夠更早地參與到客戶的產品設計當中,幫助他們去發展他們循環設計的理念,希望他們能夠在產品設計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產品的循環性以及低碳環保的潛力,“這樣一來,實現全面閉環這一長期目標的可能性就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