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產業主要是指太陽能、核能、潮汐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氫能等非傳統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這些能源具有清潔、可再生、無污染等優點,是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
2023年11月30日,國務院印發了《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提出,要優化能源結構,加速能源清潔低碳高效發展。其中提到:要大力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20%左右,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30%左右。
今年以來,新能源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接近年尾,項目建設又迎來一波小高潮!
12月10日,我國在運最大陸上風電基地——中國廣核集團興安盟300萬千瓦風電項目全容量并網。據悉,該項目將提供清潔電能超過100億千瓦時,等效減少標煤消耗約29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02萬噸。
12月9日上午,坐落于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綠色動力小鎮拓展區塊的浙江義欣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首塊電芯及PACK包正式下線。該項目的下線也標志著義烏史上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制造業項目正式投產,同時也將為義烏建成全國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的先進制造基地奠定堅實基礎。
12月8日晚,捷榮技術發布公告稱,其與中電建新能源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計劃在“十四五”期間,雙方在廣東省合作開發建設6GW新能源發電項目,包括但不限于海上風電項目、集中式光伏項目、工商業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集中式風電項目、分散式風電項目等。
12月7日,海辰儲能重慶制造基地投產儀式在銅梁舉行。據了解,該項目是重慶首個投資超百億級的鋰電電化學儲能整裝項目,計劃總投資130億元,將建成具備56GWh新一代儲能鋰電池、22GWh儲能模組的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
此外,政策在推進新能源高質量建設方面,扶持不斷!12月7日,河南省發改委印發《關于對加快推進規模化開發促進全省新能源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的函》,意見指出,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開發規模持續擴大,建設一批新能源基地項目,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突破7500萬千瓦,占全口徑發電裝機比例突破50%。新能源產業規模邁上2000億新臺階,培育引進10家左右業內有影響力的引領型企業,建設1至2家國家級驗證平臺及創新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公司”注冊量不斷攀升,眾多企業加入新能源產業陣營!自11月份以來,又有超過5家“新能源公司”成立!
12月7日消息,據天眼查顯示,由陜西博勝嘉瑞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易事特、上海達鼎萬嘉能源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共同持股的上海易士嘉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注冊資本為100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風力發電技術服務、發電技術服務、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系統集成服務等。
12月2日,三峽能源發布公告稱,擬由三峽能源、中國三峽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合資設立三峽集團廣西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最終以企業登記注冊的名稱為準),聚焦廣西、輻射海外,全面開展新能源資源獲取及開發建設工作。三峽能源、三峽國際以貨幣出資分別認繳6億元、4億元,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比例分別為60%、40%。
11月22日消息,由電氣風電全資持股的上海之云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企查查App顯示,該公司注冊資本425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含新能源原動設備制造、新能源原動設備銷售、風力發電技術服務、信息咨詢服務、建設工程施工等。
11月20日,由中國一重、佳電股份、黑龍江辰能清潔能源有限公司、上海電氣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天潤新能投資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的黑龍江省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企查查顯示,該公司注冊資本10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新興能源技術研發、風電場相關系統研發、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風力發電技術服務、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儲能技術服務、工程管理服務等。
據天眼查顯示,由國家電投集團江西電力有限公司、中鐵南方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的廣東綠動南方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發電業務、輸電業務、供(配)電業務,大陸與中國臺灣間海上運輸,風力發電技術服務,新興能源技術研發等。
11月16日消息,由上海洗霸、張濤共同持股的上海科源固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為王煒,注冊資本1000萬元。企查查顯示,該公司經營范圍包含:儲能技術服務;新型陶瓷材料銷售;電池制造;新型膜材料制造等。
新能源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產業,近年來得到國家大力的支持和投資,尤其是光伏和風能這兩個領域,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和市場規模。未來,隨著新能源產業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核心技術的持續突破,將有助于實現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市場前景一片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