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浙江省深入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統一部署,大力加強生物多樣性觀測網絡建設,以寧波市為試點積極開展探索實踐,經過一年努力,初步建成覆蓋森林、海洋、濕地、海灣的“1+4+X”全域生物多樣性觀測網絡。
寧波市是全省乃至全國少有的兼具山水林田島、江河湖海灣等生態要素的濱海城市,獨特完整的生態系統孕育了多姿多彩的萬千生靈。根據調查,全市擁有野生植物2183種、陸生野生動物546種、海洋生物1115種。寧波市立足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發展中心、寧波(鄞州)城市生物多樣性綜合觀測站、寧波市杭州灣濕地生物多樣性綜合觀測站、寧波(象山)海洋生物多樣性綜合觀測站、寧波(北侖)海灣生物多樣性綜合觀測站及30多個野外觀測場,在全省率先建成“1+4+X”的生物多樣觀測站網絡。依托觀測網絡開展全域監測評估、科研人才培養以及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逐步實現“監測—保護—預警—科研—體驗—產業”的一體化模式。
目前,寧波市已經基本實現重要生態系統和重要物種及其棲息地生態監測全覆蓋,長期在杭州灣濕地公園、韭山列島自然保護區等重要自然保護地開展黑臉琵鷺、中華鳳頭燕鷗、東亞江豚等瀕危物種的監測評估,完善生物多樣性預警監控機制。同時,聯合中國林科院、華東師范大學、寧波大學等院校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研究,完善專業人才培養和引入機制,形成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2023年舉辦“甬有生態”親子課堂120余次,科普進校園35次,開展生物多樣性體驗活動15場,參與人數2萬余人。
寧波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發展中心
以寧波市環科院為技術依托單位,整合提升全市生物多樣性研究力量,發揮生物多樣性觀測站網體系中“1”的核心作用,在全省首建生物多樣性博士后工作站,協助管理部門制定全市生物多樣性保護頂層設計和標準化建設,推動生物多樣性研究、保護和宣傳,促進生物多樣性的信息交流以及國內和國際間的合作,為實現寧波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服務。
寧波(鄞州)城市生物多樣性綜合觀測站
坐落于寧波天童國家森林公園內,依托單位為華東師范大學,前身為華東師范大學于1983年設立的天童長期定點研究基地,2005年被獲準首批加入國家生態系統野外觀測研究網絡,2012年首批加入“國家理科野外實踐教育共享平臺”。該站實驗生活設施完善,面積2675平方米,是開展城市和森林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狀況觀測研究的一線平臺。
寧波市杭州灣濕地生物多樣性綜合觀測站
位于前灣新區,主站區設在杭州灣國家濕地公園內,依托單位為中國林業科學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是開展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功能長期觀測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平臺。具有科研用房680平方米,固定觀測場8個,并依托觀測站成立了“杭州灣濱海濕地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
寧波(象山)海洋生物多樣性綜合觀測站
坐落于象山縣西滬港,由寧波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和寧波市甬環苑環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共建,包含1座主站區和6個位于周邊重要生態敏感區的野外觀測場,用于觀測自然保護區、高強度人類干擾區、重點工程區等生態敏感區域的生態狀況和生物多樣性水平,為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珍稀瀕危物種長期定位觀測提供可靠的觀測平臺。
寧波(北侖)海灣生物多樣性綜合觀測站
位于北侖梅山灣新區,依托單位為寧波海洋研究院,主站區面積約800平方米,包含辦公區、實驗操作區、標本樣品儲藏區、設備存放區、數據管理區。目前,已在梅山灣區域根據鳥類、潮間帶生物、濱海濕地生態系統三個典型海洋生態環境設置3個觀測場,并定期開展科普教育活動,提高民眾海洋生態保護意識。
來源 |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生態處
編輯 | 王雯 楊婷玉 審核 | 楊貢江 簽發 | 陳利
原標題:全省首個!寧波建成全域生物多樣性觀測網絡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