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法國電池初創公司Verkor宣布,公司從19 家銀行獲得超過1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02.40億元)綠色融資,將用于位于敦刻爾克的第一家Gigafactory的建設。
已獲超30億歐元融資
Verkor表示,通過此次新融資,其第一家Gigafactory和創新中心已獲得超過30億歐元的融資。去年9月,Verkor宣布已獲得21億歐元(包含C輪融資)的資金,其中大部分資金將用于建設位于敦刻爾克的超級電池工廠。
資料顯示,Verkor成立于2020年,總部位于格勒諾布爾(Grenoble),由新能源研究機構EIT InnoEnergy、施耐德電氣、自動化巨頭IDEC集團共同發起,同時,凱捷、雷諾集團、EQT Ventures、阿科瑪、Tokai COBEX、Demeter FMET、Plastic Omnium 、Sibanye-Stillwater等也是主要股東。
據悉,Verkor位于敦刻爾克的電池工廠初始年產能將達到16GWh,可為20萬輛電動汽車供應電池,計劃于2025年中期投產,將生產鎳錳鈷電池。其中12GWh將供應給雷諾集團,配套雷諾集團的高性能和高端車型以及Alpine品牌的車型。預計首款使用Verko電池的車型是將于2025年推出的Alpine GT緊湊型SUV。
此外,值得指出的是,在去年9月完成C輪融資完成后,雷諾的持股比例將從24%稀釋到10%。同時,一位與雷諾關系密切的消息人士透露,雷諾將在Verkor保留一個董事會席位。
法國加快構建動力電池產業
法國政府正通過補貼政策加快推進本土電池企業建設,以及吸引中國電池企業落戶布局。包括Verkor在內,還有Automotive Cells Company SE(以下簡稱“ACC”)、Blue Solutions兩家本土電池企業,以及中國臺灣固態電池企業輝能科技已在法國建廠。
ACC:成立于2020年6月,是法國第一家電動汽車電池生產企業,Stellantis集團、梅賽德斯-奔馳和多元化能源公司道達爾為其三大股東,分別持有三分之一的股權。
ACC計劃在法國杜夫林、德國凱澤斯勞滕、意大利泰爾莫利各建一座超級電池工廠,三家工廠的規劃年產能均為40GWh,合計120GWh。
其中,梅賽德斯-奔馳是在中途(2021年9月)入股的。根據彼時的協議,梅賽德斯-奔馳將于2022年向ACC投入數千乃至上億歐元的資金,總投資預計將低于10億歐元。ACC將從2025年開始為梅賽德斯-奔馳提供電池技術。今年2月,ACC曾宣布完成超44億歐元的新一輪融資,這筆資金將投入開發三個超級工廠 。
但是,據德國媒體5月報道,ACC的德國工廠陷入困境,不僅“成本大幅增加”,投產時間也將推遲一年,需要到2026年才能投產。
Blue Solutions:5月17日宣布,將在法國Grand Est的阿爾薩斯地區投建一座新一代電動汽車電池的超級固態電池工廠,該工廠預計在2030年正式投產。
Blue Solutions的目標是到2032年創造近1500個就業機會,總投資超過2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72.77億元),年產能可能達到25GWh,相當于每年25萬輛汽車。
Blue Solutions隸屬于法國Bolloré集團,技術路線為固態鋰金屬聚合物電池(LMP?),已實現共享電動汽車和電動大巴固態電池量產及商業化應用,目前其位于法國和加拿大的兩座工廠的總年產能達到1.5GWh。
輝能科技:去年5月13日,輝能科技宣布,將投資52億歐元,在法國敦刻爾克市新建一座海外固態電池超級工廠。該超級工廠產能規劃48GWh,將于今年開始建設,預計于2026年底開始量產。
輝能科技是世界上第一家大規模生產固態鋰陶瓷電池的公司,今年1月,其位于桃園的全球首家千兆級固態鋰陶瓷電池工廠落成。這是輝能科技首個為專為電動汽車設計的固態電池產線,將生產采用高硅陽極制造的106Ah固態電池,根據市場需求規劃產能2GWh,預計為26,000輛電動汽車供應電池。
同時,輝能科技位于中國臺灣桃園的首條超級工廠生量產示范線將于今年開始向汽車制造商供貨。目前其汽車客戶包括梅賽德斯-奔馳、VinFast等。
“弱小”的上游供應鏈
相較于大規模吸引電池企業布局,法國本土的電池上游供應鏈極其“弱小”,可以說約等于無,而歐洲的情況亦同樣如此。
歐洲一直在尋求電池供應的本土化,目標在2025年、2030年分別實現69%、89%的電池自主生產。但是,有數據顯示,歐洲目前僅生產電池關鍵原材料的1%,歐洲電池企業的供應鏈高度依賴海外,導致其成本較高。
原材料問題可以使用“鈔能力”解決,但受制于技術等因素,歐洲本土電池企業的發展仍舊存在不確定性。近兩年,已有英國電池公司Britishvolt破產,瑞典電池生產商Nilar申請破產,瑞典電池企Northvolt目前未公開過交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