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戰略布局,加快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
作為通信行業“國家隊”,中央企業在推進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加強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有力助推千行百業轉型升級;持續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成為新質生產力孕育、發展的有效“孵化器”。
5G規模化應用 5G-A再啟新篇
截至2024年6月末,我國5G基站總數達391.7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33%。
5G商用5周年之際,中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網絡。
5年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持續深化共建共享網絡演進和升級,雙方攜手共建共享了全國首個,也是規模最大的、網速最快的5G SA網絡,截至目前,雙方在用5G基站超131萬站,實現鄉鎮及以上區域連續覆蓋、發達行政村有效覆蓋。
目前,中國移動累計開通5G基站超217萬個,5G套餐用戶近8億,服務行業客戶超2500萬,打造智慧工廠、智慧礦山、智慧港口等5G商用案例超3.6萬個,實現了5G規模應用。
網絡信號,遍布山河。今年4月,隨著中國移動在珠穆朗瑪峰開通了首個5G-A基站,世界屋脊邁入5G-A時代。
5G-A是基于5G網絡在功能上和覆蓋上的演進和增強版,與5G相比,其具備更高速率、更大連接、更低時延等特點,同時還具備通感一體、無源物聯、內生智能等“超能力”。
中央企業正在大力開展5G-A技術及產業發展有關行動,加速5G-A關鍵技術突破,打造5G-A典型應用場景,構建5G-A產業發展新生態。
目前,電信央企建設的5G-A基礎設施、核心能力已頗具規模。中國電信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 SA共建共享網絡,提出“三層四邊”的5G-A核心網架構,并牽頭30余項3GPP國際標準,形成600余項專利,完成多項創新試點。中國聯通持續推進5G-A技術創新與應用,實現5G-A 10Gbps超大下行、1Gbps智能上行的網絡能力。
悄然間,5G-A覆蓋范圍迅速擴大,已經深入千家萬戶。今年3月28日,中國移動在杭州全球首發5G-A商用部署,公布首批100個商用城市名單,將于年內擴展至全國超300個城市,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5G-A商用網絡。中國聯通也發布了百城商用啟航行動計劃。
技術進步為5G-A的商業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以“通感一體”為例,中國電科突破小型化、高性能等難點,研發射頻有源芯片和
濾波器系列產品,支撐5G-A通感融合技術,有效減小基站體積和降低基站功耗。在低空管理領域,中國移動可以實現無人機飛行軌跡和速度精確感知,做到“黑飛”100%監測識別。中國信科在業界首創“低空文旅”通感應用場景,于廣東清遠英西峰林風景區落地5G-A通感一體試點基站,完成對熱氣球軌跡監控,助力游客體驗多元化。
除了“通感一體”,5G-A在智慧制造、個人消費等領域也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中國電信研發5G確定專網產品、無源物聯網系統、云芯AI模組和AIoT平臺,為產線生產、倉儲物流、產品售后運維等新型工業化核心場景賦能。中國聯通打造了長城精工5G-A uRLLC汽車柔性產線、寶武歐冶金服物料數字化管理系統等一系列創新示范標桿,將5G-A技術切實轉化為新質生產力。中國信科加快5G-A拓展,支撐XR、云終端、裸眼3D等業務應用,提前布局5G-A萬兆能力。
布局人工智能 賦能千行百業
由于得天獨厚的行業優勢,自主開發人工智能成為通信央企科技創新的必然選擇。不僅要實現“自己有”,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尋求突破;而且要方便“別人用”,開展惠及全社會的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移動2013年就開始布局人工智能,全面鍛造“九天”人工智能核心能力,打造從基礎設施到核心能力的開放AI服務,已經建成投產全球運營商最大單體智算中心,全網智算總規模達17EFLOPS(FP16)。
中國電信在強大的算法技術與算力資源支撐下,完全自主研發出了千億參數大模型“星辰”,涵蓋語音識別、自然語音處理、圖像分析等領域,旨在提供全面的AI解決方案。
元景“1+1+M”大模型體系是中國聯通面向賦能實體經濟業務需要自主研發的大模型系列產品,包括1套基礎大模型+1個大模型平臺+M種行業大模型。元景大模型MaaS平臺擁有模型庫、工具箱、原生應用商店三大板塊,具備強大的“職業技能”。
擁抱人工智能技術的過程中,企業也遇到諸多挑戰,尤其是自建大模型成本高昂。
為此,中國電子推出的源啟·行業AI平臺,致力于成為AI能力集中化生產和運營管理的企業級平臺型工具,幫助開發人員進行規模化模型開發,實現企業對模型和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維護。該平臺涵蓋AI算力平臺、AI計算框架、AI開發平臺以及AI服務平臺四大產品組件,幫助企業在建好模型、用好模型的基礎上,實現AI能力基礎設施化。
AI算力系統對于高效能互連技術的需求日益增長,業界正加速研發更大容量、更高速率、更高集成度的硅基光互連芯片解決方案。
2024年5月,中國信科與合作伙伴一起,完成2Tb/s硅光互連芯粒(chiplet)研制和功能驗證,在國內首次驗證了3D硅基光電芯粒架構,實現了單片高達8×256Gb/s的單向互連帶寬。相關成果已支撐國產化大容量硅光數通模塊的首次問世,研發成果將廣泛應用于下一代算力系統和數據中心,將有力支撐AI算力系統發展。
云網協同推進 織就算力網絡
算力網根據業務需求,在云、網、邊之間按需分配和靈活調度計算資源、存儲資源以及網絡資源,是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
2023年12月25日,有關部門發布《關于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底,普惠易用、綠色安全的綜合算力基礎設施體系初步成型。
中國電信天翼云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歷經十余年發展,形成了全棧云技術與產品體系,在全球率先提出云網融合發展理念。中國電信深耕云網融合、加速智算升級、推進智網互聯,堅持網是基礎,云為核心,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在2024MWC巴塞羅那期間,中國電信發布云網融合三大成果:天翼云全球能力、CTGNet能力、“手機直連衛星”能力,在智算體系建設、全球互聯網轉接及衛星通信方面實現技術突破。
聚焦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創新,中國聯通加快建設“新八縱八橫”國家骨干網,在“東數西算”國家樞紐節點間部署超高速互聯通道,打造一張高通量、高性能、高智能的算力智聯網,實現全域算力的智能調度,支持訓練推理的有效協同,并通過聯通云的星羅算力調度平臺,提供“通算+智算+超算”的一體化算力服務。
在2023年中國算力大會上,中國移動攜手多個超算中心、智算中心,以及云服務商,共同發起全國規模最大的“百川”算力并網行動,打造算力類型最全、規模最大、覆蓋最廣的“百川”算力并網平臺,加快推動實現“網絡無所不達,算力無所不在,智能無所不及”。
為了更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賦能政企及關鍵行業用戶數字化和創新應用體系建設,并實現全流程自主安全,中國電子推進CECSTACK專屬云平臺建設。中國電子云CECSTACK通過對各個數據中心、邊緣站點以及客戶所租用的公有云資源進行整合,對私有云、邊緣云以及公有云資源進行統一管理,提供計算、存儲、網絡、安全、災備等服務,為包括傳統應用、基于云原生的現代應用、AI/ML以及高性能計算等涵蓋客戶所有類型的應用提供支撐,打造新質算力基礎設施。
在智算與超算業務場景下,傳統的帶寬傳輸時效性難以滿足要求,因此海量數據高效無損傳輸成為業界亟需解決的難題。
今年5月,中國聯通完成業內首例超遠距離高通量無損傳輸現網驗證,TB量級的數據實現分鐘級送達,可以滿足“中訓邊推”“西訓東推”對超大帶寬、超低時延、超高可靠的需求。
6月27日,中國移動協同國內產業鏈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規模最大、覆蓋最廣的400G全光骨干網投入運營,打造橫跨東西、樞紐輻射的算力數據流通的“超級運輸系統”,延展東部發展空間、提振西部數字經濟活力,全面支撐國家算力服務水平提升。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通信央企將持續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勇擔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使命,加快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牢牢把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大力開展科技創新,深度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