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精準掌握新時代賦予散裝水泥發展的新使命、新任務。8月16日上午,浙江省散裝水泥發展中心在紹興市組織召開了2024年全省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半年度形勢分析會。省散裝水泥發展中心作了全省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半年情況匯報,11個市和部分重點縣散裝水泥管理機構交流了工作經驗,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出席會議,并結合半年度工作對全省散裝水泥行業系統作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集中宣講。廳流通發展處,紹興市商務局,各設區市及部分縣(市、區)散裝水泥管理構負責人代表共40余人參加會議。
會議通報了上半年散裝水泥發展情況。1—6月,全省累計水泥產量5220.60萬噸,全省散裝水泥供應量累計完成4513.31萬噸,全省累計預拌混凝土產量11877.65萬立方米,全省累計預拌砂漿產量679.50萬噸。
1—6月,全省水泥散裝率86.45%,同比增長0.36個百分點。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領域共實現節約標準煤200.91萬噸,節約水泥用量414.79萬噸,減排水泥粉塵38.24萬噸、二氧化碳240.23萬噸、二氧化硫0.13萬噸,綜合利用工業固體廢棄物1957.29萬噸,實現綜合經濟效益17.12億元。
會議深入總結了上半年工作。一是搭平臺、強聯動,持續激發行業發展內生動力。加強跨省和省級部門的橫向聯動,協助兄弟省份舉辦華東區聯席會議,組織跨省調研,與多部門協調推進安全與清潔生產。積極開展行業培訓和服務指導,組織了3場行業培訓,吸引了437人次參加;赴臺州、溫州、麗水進行科技創新與數字化改革指導。二是聚焦清潔化生產有力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持續推動商品混凝土及預拌砂漿企業的清潔生產工作。年初召開全省混凝土行業清潔生產現場會,通報第一輪清潔生產升級情況,啟動第二輪改造計劃。積極配合中央環保督察組對散裝水泥領域的督察,借力推動行業的生態保護,強化成果運用。與浙江大學合作,研究并構建了散裝水泥領域的減碳數據模型,成為國內首個行業減碳模型。三是多措并舉積極護航行業安全生產。充分利用數字化改革成果,構建“政府+市場運維”的管理機制,全面實現省、市、縣、企業、駕駛員五級協同管理。針對散裝水泥專用車輛實施全程監管,重點約束駕駛員違規行為,并在相關安全事故處置中提供快速響應支持。
會議對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改革基調,結合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精神和浙江散裝水泥發展與應用實際情況,對下半年工作進行布置。一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省市縣三級管理機構要將學習全會精神作為下半年重點政治任務,確保全省散裝水泥系統深入理解、貫徹全會決策,積極融入改革,推動行業發展,以實際成效檢驗學習效果。二是持續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加強省級部門合作,推動預拌砂漿行業高質量發展,強化質量管理和清潔生產,支持企業向更廣泛的建筑業轉型,提升產品質量。三是積極護航“平安浙江”建設。迭代優化專用車輛智治系統,壓實地方和企業責任,將事故率保持在較低合理區間,為平安浙江建設貢獻力量。四是豐富全省散裝水泥系統活動。聯合相關部門調研企業,破解難題,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組織預拌砂漿“金藍領”技能競賽、產需對接活動及全省散裝水泥系統乒乓球賽,營造凝心聚力的行業發展氛圍。
會上,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以把握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散裝要義為主要目標,在集中宣講時對散裝系統下半年的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注重政府引導,邁開轉型升級新步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散裝水泥行業作為經濟系統里的一個支撐行業和重要環節,要把散裝水泥發展融入到省委省政府三個“一號工程”、“十項重大工程”中統籌推進,突出政府引導、政策牽引,集聚部門資源和省市縣合力,加快培育行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二是注重科技賦能,引領綠色建設新潮流。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作為行業管理機構,要帶頭樹立“雙碳”理念、扛起“雙碳”責任,加大對碳捕集、碳封存等固碳技術的關注與研究,積極推廣相關技術和裝備,推動行業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三是注重基礎建設,守牢安全發展新根基。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行業管理機構要加強部門協同,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做好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的穿針引線工作。充分利用全省散裝水泥車輛安全共治系統,加強數據共享和實時預警,提高安全生產監管效率。
文|摘錄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