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開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為1億元。
天眼查顯示,經營范圍包括軟件開發、智能
機器人的研發、人工智能基礎軟件開發、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人工智能理論與算法軟件開發等。
該公司由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法定代表人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同躍。
此外,安徽開陽科技的總經理為奇瑞控股集團前瞻與預研技術中心總監裴敬松,奇瑞控股總經理助理楊虹擔任監事,曹海俊擔任財務負責人。
“書呆子”進軍人形機器人
今年,奇瑞汽車宣布進軍前沿的人形機器人領域。
他們推出了一款名為“Mornine”的雙足機器人,這款先進的AI人形機器人象征著奇瑞產品線的擴展,并體現了其對未來發展技術的戰略規劃。
人形機器人的實際應用一直是行業面臨的挑戰,大多數涉足該領域的汽車制造商期望這些機器人能在汽車生產線上承擔靈活的工作任務。
不過,奇瑞的看法有所不同,他們認為在初期階段,人形機器人的主要用途應該是展示性的。
基于這一理念,“Mornine”將在第一階段被部署到零售店面中擔任導購角色。
接下來,“Mornine”不僅是汽車市場的服務人員,還將增強其動作靈活性和移動能力,實現更廣泛的活動范圍和更自然的行走及導航功能,更將成為家庭助手,執行諸如兒童看護和家務勞動等多種任務,成為一個全方位的家庭護理伙伴。
這個車企界的“書呆子”,這次不僅專注于技術研發,也開始注重市場推廣與產品落地。
十余家車企涉足人形機器人
現在的車企越來越“玩物喪志”。
據不完全統計,有十余家車企涉足人形機器人領域。這些車企大多通過自主研發或直接投資的方式,來布局機器人產業。
這一切的靈感來源似乎來自特斯拉。特斯拉推出了名為Optimus的人形機器人項目,這一舉動激發了其他車企對機器人技術的興趣與投入。
上汽是“自研+投資”的代表之一。
2022年,上汽集團通過上海賽創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間接持股,在重慶成立機器人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
然而,上汽的“胃口”不止這一點。
今年,上汽出資500萬元成立上海眾望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經營范圍涉及汽車零部件研發;通用設備修理;專用設備修理;工業機器人安裝、維修;機動車修理和維護;電子、機械設備維護等。
此外,上汽集團還參與人形機器人本體明星企業智元機器人的A3輪戰略融資。
“網紅”小米汽車也是“自研+投資”的一員。
其母公司小米不僅投資5000萬元設立小米機器人,還成立機器人實驗室,并自研第一、二代仿生四足機器人CyberDog“鐵蛋”,以及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機器人“鐵大”等產品。
另外,小米此前還投資了具身智能領域公司小雨智造。這也是小米在該領域的“首秀”。
值得一提的是,“投資派”的比亞迪也投資了智元機器人,這是比亞迪首次涉足人形機器人領域。
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比亞迪的工廠里也將出現人形機器人“打螺絲”的身影。
再看看“自研派”,像一些汽車大佬大眾、寶馬、豐田、本田、現代也均布局人形機器人。
如果說特斯拉點燃了這場“戰爭”,那么本田早已等候多時。
本田是最早著手打造行走機器人的車企。該公司自主研發的“ASIMO”彼時被稱為世界上最先進的的三款人形機器人之一,也是全球最早具備人類雙足行走能力的人型機器人。
2018年,本田停止繼續開發“ASIMO”,轉向研發可提供看護護理等更為實用的機器人技術。
現代旗下的波士頓動力公司,是行業先驅般的存在。其發布的液壓驅動的人形機器人“Atlas”,是全球人形機器人的風向標,并于今年正式退役。
除了這些大佬,還有“臭高技術”的小鵬汽車,也在今年推出了其自研的人形態雙足機器人“PX5”,也將開啟新競爭。
寫在最后
從技術卷到產能,再卷到價格的汽車市場中,人形機器人或成為車企的一棵“救命稻草”。
研發投資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或許對于車企而言是一種長遠的戰略布局。
通過整合自身在汽車設計、制造、智能化等方面的技術積累和產業鏈資源,車企可以更快地推進人形機器人技術的創新和產業化,從而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總之,人形機器人作為集眾多高新技術于一體的產品,其在汽車市場中的應用和發展潛力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