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邯鄲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邯鄲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邯鄲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4—2035年)的通知》(下稱《通知》)。
《通知》提出,2024年完成300輛燃料電池汽車推廣,建設5座加氫站;到2030年,推廣燃料電池汽車2000輛,置換氫能公交20輛,建設加氫站33座,綠氫年產能達到600噸。
下面是原文↓
邯鄲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4—2035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戰略性新興產業“建圈強鏈”有關要求,圍繞打造全國新能源示范城市,促進新能源與“千行百業”融合發展,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和省發展改革委《河北省氫能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冀發改能源〔2021〕972號)等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產業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兼顧長遠的原則,結合邯鄲市氫能產業基礎特點,合理布局氫能產業,構建“一核、兩翼、兩廊、多點”氫能產業布局。
“一核”:以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氫能裝備產業園為核心。充分發揮本地領先企業對氫能產業的牽引作用,推動氫能項目和人才集聚,建設氫能創新研發中心,集中布局氫能關鍵技術、核心材料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化項目、檢驗檢測項目,重點建設制氫設備、儲運裝備、整車運營、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關鍵部件與材料、檢測認證等氫能源產業集群式園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裝備制造基地。
“兩翼”:以武安市華豐氫能產業園和廣平縣河北中威氫能產業園為“兩翼”。武安市華豐氫能產業園圍繞制氫、運氫、加氫以及燃料電池全產業鏈,重點發展氫氣制取及運輸、氫能源汽車示范運營、氫能源汽車整車制造、電堆及系統、燃料電池系統核心零部件研發制造、供氫及加氫站等氫能產業,鼓勵支持武安科沃氫能裝備制造基地項目建設,推動“焦爐富產制氫+燃料電池生產+現代物流運輸”一體化發展,打造區域氫能源的產、加、運、儲等領域核心零部件制造產業示范;廣平縣河北中威氫能產業園圍繞燃料電池汽車,精準布局氫燃料電池車輛加工基地,加快推進氫燃料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建設,大力引進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生產和氫能車輛加工應用基地。
“兩廊”:即晉冀魯氫能應用走廊和京津冀豫氫能應用走廊。晉冀魯氫能應用走廊沿涉縣、武安市、復興區、叢臺區、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肥鄉區、廣平縣、館陶縣等縣(市、區),西聯山西省臨汾市、長治市能源基地,東接山東省青島港、日照港等港口資源,構建西部能源基地與港口相連接的陸港氫能交通運輸體系;京津冀豫氫能應用走廊沿永年區、武安市、叢臺區、邯山區、冀南新區、峰峰礦區、磁縣等縣(市、區),北達京津氫能示范區、黃驊港等,南通河南省安陽市、鄭州市氫能示范區等,打通南北氫能物流運輸體系,形成相互融合、互聯互通的氫能經濟網絡。
“多點”:即依托我市西部地區工業副產氫資源豐富優勢,以武安市、涉縣、峰峰礦區、磁縣、冀南新區為區域性氫能供應及應用支點,大力提升氫能供給規模和質量,積極發展綠氫制備項目,不斷提升綠氫供應比例,著力打造以邯鄲市為中心、服務晉冀魯豫的多元氫能供應中心。武安市加快推進焦爐煤氣制氫產業規模化發展,支撐我市城區北部區域用氫,持續推進氫能重卡應用深化;涉縣加快推動焦爐煤氣制氫項目建設,支撐邯鄲市與長治市、臨汾市之間物流運輸通道氫能重卡用氫;峰峰礦區大力推進新建焦爐煤氣制氫項目落地,促進傳統煤焦化向新型煤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支撐我市主城區氫能產業發展;磁縣持續擴大焦爐煤氣制氫規模,為河北省與河南省運輸通道用氫提供支持,加速推進我市“風光儲氫一體化”首創示范項目建設,率先打造邯鄲綠氫先行示范區;冀南新區盡快實施開云氫能源汽車改裝制造項目建設,加快氫能快遞車輛應用場景落地見效。
二、重點任務
(一)提升氫能產業創新能力
堅持創新驅動,統籌規劃布局氫能重點創新項目。圍繞氫能高質量發展重大需求,準確把握氫能產業創新發展方向,搭建氫能創新平臺,突破氫能新技術,探索氫能產業發展新模式,將我市打造成華北地區重要的氫能產業創新發展高地,以創新驅動我市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1.搭建氫能支撐新平臺
搭建氫能研發創新平臺。依托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科研機構、相關企業聯合組建市級氫能綜合研究院,合力搭建科研平臺,加快集聚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要素。制定實施重點領域技術創新路線圖,集中力量突破氫能及燃料電池領域材料、關鍵零部件、系統集成與管理等核心技術,引領產業跨越式發展。
搭建氫能大數據服務平臺。圍繞氫氣制備、儲運、加注以及終端應用場景等環節,建立氫氣生產、儲運和加氫安全監控大數據平臺,將氫能供應鏈信息和產業鏈信息有效結合,推動氫能產業與數字化產業深度融合,實現氫安全及氫能制備、儲運、加注、應用全鏈條的數字化協同管理。利用數據平臺挖掘氫能項目成果轉化潛力,加快氫能科技項目成果落地實施,推動企業孵化的質量和效率。
建立氫能公共服務平臺。借助專家團隊智力支持,以氫能與燃料電池市場檢測需求為導向,加快建立完善檢測認證、質量監管、安全監測服務平臺,推動開展全市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試點,構建具有業內一流水平的氫能與燃料電池產品檢測服務體系。以氫能全產業鏈資源整合、深化上下游協同為方向,推動組建氫能相關協會組織,建立行業交流合作機制,助力氫能行業持續向好發展。
2.突破氫能產業新技術
有序開展氫能裝備技術應用探索。重點突破兆瓦級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大功率高效堿性電解水技術、氫氣精準提純和痕量雜質檢測技術,研發固體聚合物陰離子交換膜水電解技術和固體氧化物電解制氫技術。積極推進以綠氨為載體的氫氣儲運技術示范運行,探索有機液態儲氫、低溫液氫技術示范,提高氫氣運輸半徑和運輸效率,構建高效便捷的高壓氣氫儲運體系,滿足先發需求。發揮高壓氣氫儲運機動靈活、適合短距離運輸的優勢,擴大高壓氣氫儲運車隊,做好氫源與終端需求的銜接;降低高壓氣氫儲運成本,滿足更多地區用氫需求。
探索鋼鐵行業氫能冶煉技術推廣應用。密切跟進國內氫冶金工藝發展,積極引進國內氫冶金領先技術團隊,探索氫冶金鋼鐵技術,降低傳統冶金工藝中碳還原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將鋼鐵行業作為全市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的重中之重,扎實推進鋼鐵行業環保績效創A。鼓勵市內大型鋼鐵企業開展氫冶金示范建設,借鑒秦皇島市昌黎縣高爐富氫冶煉工業化應用示范項目,推動建設近零排放的氫冶金鋼鐵工藝示范項目,探索由傳統高爐向綠色低碳轉變,積極開展氫冶金實踐,助力我市鋼鐵行業向綠色低碳轉型。
試點示范燃氫輪機氫能清潔供暖項目工程。依托中船(邯鄲)派瑞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國鴻氫能科技(嘉興)股份有限公司和邯鄲大運中威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等企業科研實力,與燃氣企業及供暖企業合作,通過擴大氫能應用,強化新建燃氣輪機項目與氫能產業發展協同,推動新建燃氣輪機具備摻氫運行能力。在可再生能源制氫基地附近率先開展試點示范天然氣摻氫供氣、氫電耦合鍋爐供暖、熱電聯供等項目工程,在確保安全和采暖需求等基礎上,逐步推廣覆蓋全市。
3.探索氫能發展新模式
開展氫儲能調峰領域應用。大規模開展氫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納、風光制氫、電網調峰等場景技術應用,助力我市打造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的新能源應用場景。結合武安市、涉縣、磁縣等縣(市、區)可再生資源豐富優勢,探索培育“風光發電+氫儲能”一體化應用新模式,助力形成多種儲能技術相互融合的電力系統儲能體系,實現氫能多元化賦能可再生能源消納。探索大型風光新能源基地制氫多元互補的自我平衡、自我調節的外送基地建設模式。
探索綠色電力跨市制氫。積極推進市內電力主干網架建設,依托綠電交易增強跨市綠色電力和氫能優化配置能力,探索建立電網制氫模式下的合理市場交易機制,逐步形成具有價格優勢的綠氫供給,驅動下游多元化應用,逐步培育用戶、形成市場、擴大規模。同時,推動受電縣(市、區)布局制氫項目,提升可再生能源制氫能力,擴大輻射范圍,構建穩定高效可再生能源制氫體系,降低用氫成本,優化氫氣資源配置。
(二)鞏固氫能裝備制造優勢
發揮我市氫能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優勢,圍繞氫能“制、儲、運、加、用”五大環節,梯次布局產業鏈關鍵環節,進一步提升和鞏固制氫裝備產業的發展優勢,大力引育氫能儲運和加注技術裝備制造企業,著力打造華北地區重要的氫能裝備產業生態圈。
1.打造制氫裝備產業基地
加快裝備制造業上下游以及配套產業集聚。積極推動中船派瑞氫能裝備產業園項目建設,大力引入氫能技術裝備產業及測試設備生產企業,推動氫能全產業鏈條縱向延伸、橫向配套,覆蓋研發、生產、檢測、應用等產業價值環節,引導我市氫能技術裝備產業建立健全產業鏈。通過建立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用氫的全產業鏈氫能裝備產業生態體系,拓展邯鄲氫能裝備制造產業輻射區。
強化制氫裝備制造能力。鼓勵企業利用先進技術,推動電解槽制造工藝向大標方、低能耗發展。提升裝備生產制造能力,重點提高分體安裝式水電解制氫設備、一體式水電解制氫設備、集裝箱式水電解制氫設備、氫氣純化設備等制氫裝備生產能力。鼓勵氫能裝備制造企業研究市場需求,開展商業模式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和管理創新。
加快補齊技術短板。鼓勵企業間以戰略合作推動我市氫能技術創新平臺的建設,聯合我市氫能裝備領域重要企業,以合作項目的模式,圍繞槽體結構、隔膜、電極、高性能膜、集電器、變壓吸附裝置、吸附劑再生裝置等核心零部件,積極應用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提升產品技術含量,招引高性能隔膜、新型改性墊片、電極等關鍵零部件供給短板企業,加快培育完整的產業配套體系,全面提升氫能裝備的性能和質量。
推動核心產品本地化生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相關技術或產品。以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氫能裝備產業園為載體,引進一批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入駐邯鄲,推動制氫裝備向上游延伸,降低制氫設備制造成本,提升本地氫能裝備制造產業優勢,帶動制氫裝備制造產業鏈強鏈補鏈,建設我市氫能裝備零部件生產基地,逐步擴大氫能裝備制造企業配套份額、提升配套能力。
2.提升儲運加裝備生產力
進一步提升儲運產品質量。積極探索大容量、輕量化、高壓力、高效率的儲運裝備,創新高壓氣態儲氫技術、氫氣液化技術、固態合金儲氫技術、車載儲氫技術,推動氫能儲運氣瓶制造產業向大容量的4組瓶、6組瓶、8組瓶發展,持續攻關車載70兆帕Ⅲ型瓶、Ⅳ型瓶制造技術瓶頸,提升碳纖維纏繞氫氣瓶單位質量儲氫密度和壓力循環次數,積極推動氫能源高壓氣體裝備研發與制造。
穩步推進“儲運加”產業升級。搭建氫能儲運及加注技術研究平臺,推動我市氫能產業研究團隊合作交流,加快本地企業在碳纖維自主生產以及纏繞氣瓶制造工藝方面的技術研發,圍繞技術和安全方面做好氫能“儲運加”設備大規模應用的準備,加速卸氣柱(從長管拖車卸氫)、氫氣隔膜壓縮機、儲氫瓶組、加氫機等氫能加注裝備關鍵部件本地化生產,加快氣瓶管閥件、管道等材料與配套裝備材料研發進程,實現氫能“儲運加”領域創新性突破。
加快儲運核心部件市場推廣。開展大容量管束集裝箱氫氣儲存、高壓儲氫瓶和加氫設備制造技術等高效氫能系統技術裝備示范,積極推動“儲運加”核心裝備市場開發。通過舉辦氫能產業綜合應用展示、商務博覽會以及國際交流合作等商業宣傳活動,吸引外部資金和技術投入,以強大生產能力促進要素整合,帶動“儲運加”核心部件制造產業發展,提升我市氫能儲運及加注裝備制造產業在全國市場的影響力。
3.促進用氫裝備制造發展
推動氫燃料電池產業集聚發展。加快推動武安市華豐氫能產業園和廣平縣河北中威氫能產業園項目建設,依托武安市豐富的氫能資源和應用場景,推進氫能裝備制造基地項目一期建設,大力引入新源動力等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和核心部件等產業鏈上游機構和企業,推動氫能燃料電池生產項目建設;借助廣平縣現有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和冀南新區開云氫能源汽車改裝制造場景應用,實現項目規模化、產業化、集群化發展。
加快燃料電池核心技術研發。重點引入國內外燃料電池領先企業或技術,突破燃料電池堆在膜組件和催化劑領域瓶頸,加快提升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關鍵材料、膜電極、催化劑、雙極板、碳紙、空壓機、氫氣循環系統、增濕器等關鍵環節自主化能力,填補我市在關鍵核心零部件領域的技術空白,推動氫燃料電池系統及關鍵零部件本土化規模生產。
推動燃料電池制造產業延伸。支持新能源汽車企業開發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動燃料電池在客車、重卡、專業車領域的多樣性、高功率系統研發,以市場引導用氫車輛種類多樣化研發。招引國內外知名氫燃料電池企業,推動氫燃料電池產業覆蓋燃料電池系統制造和氫燃料電池汽車整車制造領域,重點提高氫燃料電池產品的性能、壽命和國產化率,持續降低系統集成整體成本,帶動氫能裝備制造全產業鏈發展,構建先進的氫燃料電池研發制造基地,培養全國氫燃料電池龍頭企業。
探索氫電集成改造應用。研究軌道交通裝備氫電集成應用,聯合先進氫電動力集成技術企業,謀劃軌道交通和工礦牽引機車動力鋰電池和氫能集成利用改造基地,推動專用車氫電集成應用,運用動力鋰電池和氫能集成利用技術,生產和改造適應多元化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專用車。
4.推動制造與服務業融合
探索裝備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新路徑。推動氫能裝備制造企業向系統集成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帶動配套產品測試專業服務等產業協同發展,加快建設氫燃料電池汽車維修和保養等售后市場,培育氫燃料電池汽車零部件生產、維修等企業,建設集制造采購、系統集成、運維管理等為一體的服務體系。
培養裝備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新業態。深化實施互聯網平臺與裝備制造融合,推動裝備制造與智能控制等高端
工業軟件技術結合,統籌氫能裝備制造業全產業鏈全要素,建設智能化制造和服務業體系,推動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堅持金融服務氫能裝備制造業,發展風險投資、眾籌、資本市場等多樣化投融資方式,推動金融服務制造業質效升級,支持氫能裝備制造融資供應鏈發展。
激發裝備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新活力。發揮行業骨干企業示范效應,鼓勵發展制氫裝備、儲運裝備和燃料電池產業專業化服務,激發小微企業融合發展活力,鼓勵小微企業在專業測試、檢驗認證、運營維修等領域加快業態模式創新,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提升邯鄲市裝備制造業整體服務質量。
(三)拓展氫能多元應用場景
立足我市氫能應用市場空間,推動氫能多場景深度融合,加快氫能應用賦能傳統產業生產過程,推動傳統產業深度轉型,推進氫能在交通領域的示范應用,拓展冶金、化工等行業替代的應用空間,開拓儲能、發電源等電力領域的應用,形成具有邯鄲特色的多元化氫能應用生態。
1.推廣交通領域氫能應用
加快重卡運輸“脫碳換氫”。依托河北省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支持工程服務、物流車輛等領域逐步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替代工作。重點打造氫能重卡應用先行區,圍繞我市本地成品鋼材、煤礦、裝備及零部件等重載物流領域,推進氫燃料電池重型卡車在武安市、涉縣、磁縣、峰峰礦區等重工業區的應用。結合工礦園區特定示范場景,探索氫燃料電池拖車及叉車的示范應用。
專欄一:氫能物流閉環通道
利用河北港口集團的港口優勢和河北陸港保稅物流公司的內陸港口保稅優勢,積極開拓氫燃料汽車運輸通道,規劃5年內以武安市為中心,建設半徑為500公里的氫能物流閉環大通道,向北到達滄州市、北京市、天津市,向南通往河南省安陽市、鄭州市,向西連接山西省臨汾市、長治市、呂梁市、太原市,向東對接山東省青島市、日照市。
推動城市交通“氫裝上陣”。打造城市交通氫燃料汽車應用示范區,在叢臺區、復興區、邯山區等經濟活動密集區域,以出租車為切入點,重點在邯鄲機場、邯鄲站、邯鄲東站等區域推廣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大力推廣城市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通勤客車等氫能用車。支持冀南新區在氫能快遞車輛方面的示范應用。推進公務領域用車、市政專用車輛氫能替代,鼓勵引導民眾購買使用氫燃料電池乘用車。
打造綠色“氫能走廊”。統籌協調運輸能力及應用場景,開辟氫能綠色示范線路,參與京津冀氫燃料電池重型卡車省際間貨運專線建設,協同京津冀氫能發展,連通邯鄲與重點企業物流專線和以農副產品為重點的生活必需品運輸線路。依托大興國際機場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國家氫能示范區、北京新發地、雄安新區等重大應用場景,構建面向京津冀、晉冀魯豫等地區的氫能燃料電池重型卡車貨運物流閉環通道。沿主要氫能綠色運輸線路,打造氫能綠色智慧服務平臺,提供氫燃料電池汽車物流、租賃、配套加氫科學智能化管理及氫能車輛維保服務。
專欄二:氫能車輛運輸通道
物料運輸線路:結合邯鄲市工業物料主要經過道路,西起涉縣,經過武安市、復興區、邯山區、肥鄉區,東達廣平縣,向北經過曲周縣,抵達雞澤縣,建立物料運輸線路。
煤焦鋼聯運線:聯合武安市、磁縣、峰峰礦區,共同打造煤焦鋼氫能聯合運輸線路。
市內環衛線:以叢臺區、復興區、邯山區、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區域為主要陣地,逐步擴散至永年區等其他區,構建市內氫能環衛線路。
探索“氫能軌道”與“氫能航空”發展模式。探索建立軌道交通與氫能設施用地統籌規劃、系統一體化設計和基礎設施協調建設機制,謀劃軌道交通氫能列車應用示范項目。研究商業化氫能機場運營體系新模式,鼓勵邯鄲機場行李車、引導車、作業清掃車等專用車輛氫能化,探索氫能無人機、氫能飛機等創新產品應用。
2.探索工業領域氫能替代
建設領先“氫基化工”產業示范。積極培育高端氫能化工產業,以高附加值的精細化、系列化氫能化工產品為主,推動合成氨、合成甲醇、煉化等化工行業向低碳工藝轉變,拓展氫氣高端化利用途徑,提高我市氫氣資源利用效益,建立完整的氫能化工產業鏈,促進高耗能行業綠色低碳發展,以氫能為紐帶構建化工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統籌布局可再生氫替代工程示范試點,推動氫能與風電、光伏、化工等一體化發展。
打造“氫能煉鋼”重點示范項目。引導本地鋼鐵企業積極參與研究、開發氫冶金技術,號召有條件的鋼鐵企業建設氫冶金生產線,推進高爐富氫冶金和豎爐全氫冶金的示范應用,促進鋼鐵行業結構優化和清潔能源替代。鼓勵邯鋼能嘉、新興鑄管、普陽鋼鐵等企業探索高爐噴吹焦爐煤氣富氫冶煉,推動鋼鐵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實現鋼鐵行業的二氧化碳超低排放和綠色制造。
探索工業氫能“熱源替代”新路徑。加強各類創新主體合作,集中突破工業氫能利用技術瓶頸,重點推動氫能與煤化工耦合,打造氫能耦合煤化工示范工程,在建材、陶瓷、玻璃、水泥等行業適時開展氫能應用,探索工業鍋爐、工業窯爐摻氫應用,擴大清潔低碳氫能在工業能源消費終端的應用范圍,推動工業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3.引導電力領域綜合發展
推動“電氫協同”發展。發揮氫能高度可調節負荷優勢,面向并網型電制氫、集中式可再生能源自發自用制氫+余電上網、可再生能源離網型電制氫、傳統火電與可再生能源耦合制氫等電氫耦合的電源側應用場景,謀劃氫能與電力協同互補示范工程,通過電制氫運行功率與新能源出力波動的緊密耦合,平抑新能源發電波動,提升電力靈活力和安全性,提升可再生能源并網友好性。
開展“氫氣儲能”示范應用。鼓勵邯鄲西部風光資源豐富地區探索風電、光伏電解水制氫儲能和調峰示范項目,發揮氫能長時大容量的儲能技術優勢,創新發展“風光發電+氫儲能”一體化應用新模式。積極發展氫儲能與波動性可再生能源發電協同運行的商業化運營模式,協同電化學儲能等新型儲能,研究建立支撐邯鄲新型電力系統的儲能體系,推動構建電能、熱能、燃料等異質能源互聯互通的能源網絡。
4.打造氫能創新應用場景
開展“氫進萬家”示范項目工程。在確保安全和采暖需求等基礎上,探索邯鄲本地天然氣管網摻氫試驗示范,開展天然氣管網摻氫的可行性研究,研究建立氫能供熱產業安全監管體系,加大氫能供熱產業的政策與金融支持力度,推動氫能供熱產業發展。打造基于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的區域綜合能源系統示范工程,設計燃料電池電、熱出力與負荷需求匹配的運行模式,鼓勵開展小型家用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試點示范,推動社區、商業樓宇等區域內開展氫能源多場景應用和綜合利用示范。鼓勵符合條件縣(市、區)建設分布式綜合能源站,建設氫電一體化綜合能源系統示范項目。
創新氫能應用模式。探索“氫能農業”應用模式,以規模富氫水糧食種植、養殖、中藥種植為重要方向,探索富氫水滴灌、噴灌、養殖等技術,推動氫農業種養,促進形成氫農業“品牌效應”,實現特色氫農為內涵的產業延伸。謀劃“農光/漁光互補+氫能”的零碳鄉村項目,推動新農村低碳化供能。在磁縣溢泉湖、峰峰礦區滏陽河國家濕地公園等地探索氫能在水上場景商業化應用。
(四)建設氫能高質供應中心
依托我市產業基礎特色和資源稟賦優勢,兼顧制氫產業規模、經濟效益、環境影響,確定長期發展路徑,重點布局工業副產氣提純制氫項目,穩步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建設,逐步構建服務晉冀魯豫高質量多元氫能供應中心。
1.保障工業副產氫供應規模
加快擴大工業副產氫規模。依托我市鋼鐵焦炭企業所產生的豐富焦爐煤氣資源,積極開展焦爐煤氣制氫項目,穩妥推進企業已開展制氫項目逐步擴大產能,推動華豐清潔能源有限公司焦爐煤氣制氫聯產LNG項目等盡快達產穩產,充分發揮其帶頭示范作用;大力支持企業在建制氫項目竣工投產,加快推進河北新彭楠焦化有限公司焦化產能整合及減量項目、德鑫氫能科技(河北)有限公司焦爐煤氣制氫綜合利用項目建設;鼓勵引導焦化等具備工業副產氫生產能力企業改造產線工藝,提升高純氫氣產能。
著力提升氫能源供應質量。鼓勵企業升級大規模氫氣提純技術工藝,對已建成的提純設備實施升級改造,力爭制氫設備單套制氫能力達成1萬標準立方米/小時,提高提純效率和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推動成立公共氫氣監測機構,制定工業副產氫純度、穩定性和安全性的質量標準。依據不同應用場景,提供高純度、普通純度、工業純度氫氣,確保工業副產氫滿足產業鏈下游用氫需求。
探索工業副產氣產業協同發展。支持工業副產氣制氫、制氨和制甲醇協同發展,建立實時氫氣、氨氣和甲醇產能調控系統,依據實際需求與產能匹配工業副產氣產品生產規模,全面提升工業副產氣生產利用效率。鼓勵企業發展甲醇儲氫和液氨儲氫技術,將氫能以液體的形式長期儲存,實現氫能長距離運輸及大規模應用。
研究提升工業副產氫綠色價值。推動大型能源企業加快向氫能生產企業轉型,鼓勵工業副產氫生產企業配套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提升制氫產業的環境效益。積極研究本地工業企業將氫能利用過程產生的碳減排量開發成碳減排項目,對其減排量進行資產化核證并與金融機構碳減排支持工具對接,加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資產化經驗。
2.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
推動風光制氫項目建設。依托邯鄲西部地區豐富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資源,積極發展光伏發電制氫、風電制氫、風光耦合制氫等新型制氫方式,加快推動磁縣采煤沉陷區風光儲氫一體化基地項目和武安綠色氫能零碳產業園區建設。鼓勵新建風光發電項目配套制氫裝置,促進氫能生產和利用,提高風光發電利用效率,推動綠色氫能產業發展,實現多元化氫能源供應,構建低碳、低成本、安全可靠的綠色氫能供應體系。
探索生物質制氫新路徑。依托我市豐富的農業廢棄秸稈、園林綠化廢棄物、高濃有機廢水等農業廢棄殘留物及工業城市廢棄殘留物,積極利用生物質制氫新型制氫方式,探索符合我市生物質資源條件的技術路徑,鼓勵生物質資源富集縣(市、區)開展生物質多元化制氫應用項目,完善相關配套設施,進而實現生物質制氫技術工業化應用,推動生物質制氫規模化生產,提升我市廢棄生物質資源化利用效率,支撐多方式綠氫供應體系建設,支持我市實現多業態氫能商業應用可持續發展。
探索建成以綠氫供應為主的氫能供應體系。持續研究氫能制備、氫儲能等新興市場主體參與綠色電力交易,加強與內蒙古等省市能源領域的深層次合作,探索建立綠電進邯鄲制氫新模式,積極主動參與國家“西氫東送”跨區域氫能輸送管網建設,將內蒙古乃至我國西部的綠氫運送到東部市場需求旺盛的區域,為邯鄲“綠氫”需求增長提供解決方案。
專欄三:重點制氫項目
工業副產氫提純項目。德鑫氫能科技(河北)有限公司焦爐煤氣制氫綜合利用項目,采用變壓吸附提氫裝置提純氫氣。計劃分3期建設,1期氫氣提純產能4000標準立方米/小時,2期氫氣提純產能8000標準立方米/小時,3期氫氣提純產能16000標準立方米/小時,項目建成后,年產氫氣約1.25萬噸。
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華能磁縣綜合能源有限責任公司采煤沉陷區風光儲氫一體化基地項目,建設400兆瓦風電、300兆瓦光伏、1000標準立方米/小時制氫裝置、100兆瓦/200兆瓦時儲能裝置,項目建成后,年產氫氣876萬立方米,約為782噸。
3.建立氫氣市場化交易機制
支持本地有條件的企業牽頭組建區域性氫能行業協會,打通氫能產業市場,引導行業良性發展,推進制氫端和用氫端精準對接,支持用氫企業和供氫企業簽訂中長期交易協議,激發氫能市場活力。加強與山西省氫能企業合作交流,集合周邊區域氫能資源,推動區域氫能上中下游產業合作,探索建立服務晉冀魯豫地區多層次的區域氫氣交易平臺,提升我市在氫能源生產領域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
(五)完善氫能基礎設施配套
以需求導向為建設原則,統籌布局建設加氫站,有序推進加氫網絡建設,沿重要交通道路打造“加氫走廊”,構建氣態運輸、液態運輸和管道運輸多元化的氫氣運輸體系,逐步建立支撐邯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設施配套體系。
1.部署建設氫能基礎設施
依托我市工業集聚產業優勢,充分利用四通八達的道路交通網絡資源,圍繞主城區東、南、西、北各個方位以及各縣(市、區)物流運輸的主要線路通道,規劃布局加氫、儲氫等氫能基礎設施,在符合國家相關技術標準和安全標準規范的前提下,加強存量設施的混合利用,鼓勵加氫站與加油站、加氣站和充電站多站合一布局,支持現有加油(氣、電)站擴建成加氫、加油(氣、電)合建站。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氫加氫一體化示范,形成可再生能源制氫加氫一體站推廣模式,探索分布式制氫、儲氫、加氫一體化的加氫站等新模式。
2.推動加氫服務網絡建設
擴大各地加氫站覆蓋范圍,保障各場景用氫需求。按照“功能集成化、資源集約化、運行商業化”的原則,在示范加氫站基礎上,在公交路線沿線、物流園區、重要交通樞紐等地布局加氫站點。根據氫源位置和滿足鐵礦石等物流運輸需求,圍繞主要交通干線,在武安市、館陶縣、涉縣、廣平縣、磁縣、叢臺區、復興區、邯山區、峰峰礦區建設加氫站。鼓勵利用物流園區、工業園區內存量土地新建加氫站。適度超前布局加氫站,實現邯鄲市應用區域全覆蓋。到2025年,累計建設加氫站11座;到2035年,力爭累計建設加氫站45座。
打造重點區域加氫示范。為快速推動市內加氫站布局,在武安市、磁縣、峰峰礦區等縣(市、區)優先建設示范加氫站。積極有序推動全市加氫站項目開工建設,推動河北鑫普加氫綜合能源服務站工程項目、德鑫氫能加氫站項目及邯鋼華豐能源有限公司加氫站項目建設。依托我市現有壓力容器設計技術和工業氣體儲運裝備制造工程技術,引進固體合金儲氫技術領軍企業共同建設2座滿足5兆帕加注要求的示范加氫站,直接連接20兆帕運氫管束車進行加注,無需額外增壓設備,使現有加油站、加氣站快速實現加氫功能。
布局省際和城際高速,打造跨區域加氫網絡。依托全市發達的高速公路網絡,在有條件的服務區配套建設公共加氫站等基礎設施,重點沿高速、國道、省道等重要交通道路打造“加氫走廊”,加強我市與周邊區域間合作,擴大邯鄲市加氫服務范圍。
3.打造高效氫能儲運工程
開展氫氣儲運試點示范,探索新型儲運模式。積極開展規模化氫能儲存應用,在高壓儲氫瓶方面,采用35兆帕儲氫氣瓶,在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逐步應用70兆帕儲氫氣瓶。在固定式儲氫壓力容器方面,應用45——50兆帕和80——100兆帕兩種設計壓力的儲氫容器分別配套35兆帕和70兆帕加氫站。鼓勵探索低溫液態、有機液態、合金固態儲氫方式,研究將液氨、甲醇等富氫產品作為儲氫介質的輸送路徑和商業模式。
形成市內網格化氫氣儲運體系,提高儲運靈活性。重點采用高壓氣態儲氫和長管拖車運氫,滿足加氫站補氫需求;短途點對點管網運氫,滿足化工用氫需求或近制氫廠加氫站需求。構建高壓氣態運輸、液態運輸和管道運輸方式多元氫氣運輸體系,完善多元氫氣運輸網絡建設。優化設計氫氣儲運路徑,逐步將百公里運氫成本控制在6元/千克以內,最優運輸半徑達到50——200公里,滿足各地氫能利用經濟性和靈活性需求。
建立智能化氫氣儲運協調管理平臺。建設氫氣交易、物流資源交易、綜合運輸服務等物流信息平臺,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運輸服務一體融合,提供信息發布、線路優化、倉配管理、數據分析、客戶咨詢等服務,提高運輸效率。支持管輸單位建設具有全面感知、自動預判、智能優化、安全預警、高效運行的智能化管網。
(六)健全氫能協同發展體系
牢固樹立綠色發展意識,完善協同發展體系,不斷夯實氫能產業發展制度基礎。注重氫能產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大本地人才培養與優秀人才引進力度。加強與國內外產業和行業組織之間的合作交流,擴展氫能產業合作范圍,為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1.完善氫能產業機制建設
規范氫能產業審批流程。對加氫綜合服務站在審批流程、項目施工許可、用地指標方面進行明確。落實國家有關土地政策,嚴格執行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進一步完善土地收購儲備制度,將獨立建設加氫站用地納入公用設施營業網點用地范圍。
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深入貫徹服務型政府理念,優化法治環境,嚴格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全面清理和堅決廢止阻礙市場主體參與公平競爭的各項規定。強化頂層設計,研究損害營商環境責任追究政策,完善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實行企業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強化龍頭企業引領作用。依托我市已有的氫能龍頭企業,在技術、產品、服務等領域持續創新突破,引領產業鏈深度融合和高端躍升。將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重中之重,實施“幼苗工程”,加強戰略培育。鼓勵龍頭骨干企業將配套中小企業納入共同的供應鏈、質量、合作研發等管理體系,提升專業化協作和配套能力,推動協同制造和協同創新。
構建高效市場監管體系。建立健全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制體制,強化質量監管,提升安全風險防范能力。創新技術監管手段,改善監督方式方法,加快發展工程質量監督系統信息化建設,確保準確、高效地提供信息服務,不斷強化工程質量信息和重大事項上報制度,充分發揮監督平臺作用,保證市場監管體系高效運行。
建立地方特色產業標準體系。完善氫能制、儲、運、加、用標準體系,增加標準有效供給,指導氫能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積極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省級標準制定,鼓勵龍頭企業、科研機構、社會團體牽頭制定滿足地方氫能市場和創新需求的團體標準。加強標準規范實施與監督,及時跟進前沿技術與行業發展,動態完善更新相關標準,確保與產業發展相適應。
2.壯大氫能產業人才隊伍
加強本地人才培養。大力創新招才引智政策,實施“十萬學子進邯鄲”行動和“周末專家邯鄲行”計劃。推動企業設立專項人才引育基金,鼓勵氫能企業通過“傳幫帶”的人才培育模式精準培育所需高技能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培訓機制,加強氫能職業教育,推動職業院校與市內龍頭企業合作,培養合理的產業人才梯隊。
明確人才招引方向。根據我市氫能企業發展現狀,解決我市氫能發展所遇技術難題,定向招引電解槽制造業人才,實現市內質子交換膜電解槽自主化、規模化生產,提升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水平和設備生產能力。大力引進燃料電池發動機、燃料電池電堆、氫能燃料內燃機三大技術人才,優化穩固燃料電池整車及系統產業基礎,形成規模化、自主化氫能動力及整車生產組裝能力。
引進氫能領域領軍人才。立足氫能產業創新發展需要,研究制定實施“氫邯領軍”專項人才引進計劃,主動對接引進氫能領域領軍人才和高層次創新團隊,提升氫能前沿技術研發領頭動力。建立市級氫能產業專家智庫,為全市氫能產業發展提供政策咨詢、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合作與服務,開展重點科技項目研究和成果轉化實證,聚集和培養一批氫能產業高端人才。
3.加強氫能產業合作發展
開展高水平產業鏈合作。按照布局合理、產業協同、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的原則,對氫能產業集群進行規劃布局和功能定位。強化產業鏈優勢企業之間的協同與合作,鼓勵促進氫能制備、儲運、加注、燃料電池、整車制造等環節優勢企業在技術攻關、產品聯合開發、推廣應用等方面開展合作,以強強聯合方式實現高質量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充分發揮產業鏈集聚的虹吸效應,帶動氫能裝備產業集群擴大與發展。
加強京津冀氫能產業合作。以京津冀地區現有產業園區為基礎,結合各地特色,配套規劃氫能產業基地,吸引各類產業鏈機構落戶邯鄲,形成區域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差異化發展格局,積極構建集氫能生產、研發、應用、服務于一體的區域協同氫能產業體系,打造氫能產業跨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實現氫能京津冀區域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規模化示范運行,共同探索氫能分布式系統商業化路徑。
推動國際開放創新合作。推動氫能全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材料和裝備創新合作,鼓勵開展氫能科技聯合研發。在有條件的區域建設中外氫能產業園區,支持發展合作示范區配套設施建設。加強與氫能技術領先的國家和地區開展項目合作,探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氫能貿易、基礎設施建設、產品開發等方面的合作。
三、保障措施
一是強化組織保障。充分發揮市氫能產業發展工作專班職能,鼓勵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根據實際情況成立氫能產業發展工作專班,明確各牽頭單位責任,細化分解目標任務,層層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圍繞氫能產業全產業鏈關鍵環節,切實做好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工作。二是加大資金支持。認真落實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氫燃料電池汽車購置給予適當補貼,以市場化方式推進氫能產業鏈招商,推動與省內外金融機構和投融資機構戰略合作,鼓勵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按市場化原則為氫能項目提供貸款和融資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綠色債券。三是加強安全保障。強化有關部門行業安全監管意識,落實國家技術標準、安全管理要求,壓實各縣(市、區)安全生產屬地管理責任,針對氫能全產業鏈主要環節,研究制定分級風險分析管控體系和安全技術保障體系,制定應急預案體系和安全監督管理機制,保障氫能產業安全發展。四是積極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媒體、網絡、會議、講座等多種形式,提高社會公眾對氫能的認知度和認同感,注重輿論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形成有利于氫能產業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