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成立8周年之際,福瑞泰克正式向港交所IPO發起了沖刺。
11月22日,港交所披露了福瑞泰克上市申請書,聯席保薦人為中信證券、中金公司、華泰國際和匯豐。
作為國內較早一批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創業公司,福瑞泰克致力于研發及量產ADAS和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主要產品包括自動駕駛核心傳感器、
控制器以及軟硬件一體化智能駕駛平臺。
根據招股書,截至2024年6月30日,福瑞泰克的智駕解決方案已被46家OEM采用,累計實現了超過200個量產項目。今年10月,福瑞泰克正式迎來第300萬件ADAS系統產品下線。其中吉利,不僅是福瑞泰克的股東之一,也是其最大單一客戶。
今年1-9月,在行車ADAS領域,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智能駕駛配置數據庫顯示,福瑞泰克行車ADAS系統在前裝市場累計標配量達54.23萬套,同比增長151.8%,約占5.9%的市場份額。在Top10供應商中排名第六,自主供應商中位居第二,僅次于比亞迪,在第三方供應商中位居自主榜首。
不過,盡管已經具備一定的“造血”能力,和智駕賽道的其他很多供應商一樣,現階段福瑞泰克依然面臨較大的業績虧損,過去三年半累計虧損超過了20億元。
產品快速放量,行車ADAS居自主第二
成立于2016年,福瑞泰克可以說趕上了國內自動駕駛創業的黃金窗口期。同樣在這一年成立的智駕創業公司,還有知行科技、智駕科技 MAXIEYE、Momenta以及小馬智行等。
但和很多公司起步就聚焦L4不同,福瑞泰克的關注點更多放在量產級ADAS市場。面向智能駕駛,福瑞泰克從核心傳感器,到底層軟件、中間件及應用相關的算法,再到軟硬一體的整體智駕解決方案均進行了布局,可以多維度滿足車企不同需求。
具體來看,在傳感器方面,福瑞泰克主要產品包括攝像頭模塊、前雷達、角雷達,以及4D毫米波成像雷達FVR40。其中在前視攝像頭前裝市場,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統計,今年1-9月,福瑞泰克累計標配量為53.4萬顆,同比增長153.8%,市占率約為5.8%,在Top10供應商中同樣排名第六,自主供應商中位居第二,僅次于舜宇智領。
控制器方面,主要產品包括前視一體機和獨立HPC。其中福瑞泰克的一體機已經從第一代FVC1.0,發展到了第三代FVC3.0,最新一代FVC3.0支持800萬像素分辨率和120°視場角,但僅需5TOPS算力,而FVC2.0一體機只能支持200萬像素分辨率和100°視場角。
HPC也先后經歷了多次迭代,覆蓋ADC15、ADC20、ADC30等不同版本。其中ADC20已于2022 年投產,基于13TOPS算力可支持高速NOA + APA;ADC30據悉將采用3顆地平線征程5芯片,域控算力高達448TOPS,可支持11V5R3L,實現L3級自動駕駛,此前已經獲得紅旗定點,但目前還沒正式量產。
基于在上述核心零部件領域的積累,以及全棧自研的軟硬件一體化智能駕駛ODIN平臺,福瑞泰克可以面向整車廠提供一體化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包括基礎版FT Pro,增強版FT Max,以及高階版FT Ultra。
基礎版FT Pro:面向L0和L1級自動化,主要應用于商用車,通過前視一體機和選配前雷達,可支持FCW、LDW、AEB等功能,于2018年首次獲得定點,次年正式量產。
增強版FT Max:重點聚焦L2應用,在前視一體機基礎上,通過選配前雷達和角雷達,可支持1V、1V1R~1V5R等多種不同的傳感器組合,實現ACC、LKA、PA等功能,同樣是2018年首次獲得定點,2019年正式量產。
高階版FT Ultra:主要面向L2+╱L2++以及L3應用,基于高分辨率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等傳感器組合,以及福瑞泰克自研的HPC,可支持高速以及城市NOA功能。據悉,FT Ultra能支持最多三個激光雷達傳感器,以及從 1V5R~11V5R的各種傳感器組合。
其中福瑞泰克FT Ultra L3方案2022年首次獲得定點,同年可實現高速NOA功能的FT Ultra開始量產。今年,可實現城市NOA功能的FT Ultra獲得定點。
根據招股書,截至2024年6月30日,福瑞泰克累計已與46 家OEM建立了合作關系,擁有超過280個定點項目及200多個量產項目,包含按2023年汽車銷量計的國內十大OEM。
另據灼識咨詢的資料,以中國2023年L2級及L2+╱L2++級智能駕駛解決方案裝車量計,福瑞泰克在自主供應商中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為14.6%。
具備“造血”能力,但仍然虧損
過去幾年,伴隨著客戶數量持續擴大,福瑞泰克整體營收已初具規模。特別是2023年,福瑞泰克總收入實現了同比翻番。
根據招股書披露數據,2021-2023年及2024上半年,福瑞泰克收入分別為 3.33 億元、3.28 億元、9.08 億元和3.12 億元,其中今年上半年收入增幅為33.68%。
按產品種類劃分,福瑞泰克收入主要來自FT Pro、FT Max和FT Ultra三大解決方案。其中2021年,福瑞泰克營收大部分來自FT Pro,但隨后兩年該方案營收占比逐年降低,反而FT Max和FT Ultra收入增長明顯。
具體來看,2021-2023年及2024上半年,FT Pro分別實現收入2.05億元、1.39億元、1.74億元,5,058.9萬元,占總營收的比例依次為61.6%、42.5%、19.1%、16.2%。其中今年上半年,該板塊營收相較于去年同期出現了小幅度下滑,跌幅為23.23%。
FT Max分別實現收入2,971.9萬元、1.38億元、2.90億元、1.69億元,占總營收比例依次為8.9%、42.1%、32%、54.1%,其中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29.9%。
FT Ultra同期收入分別為9,827.9萬元、5,035.2萬元、4.44億元、9,247.2萬元,占總營收比例依次為29.5%、15.4%、48.9%、29.7%,其中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增146.8%。
這一系列的變化背后,恰恰也體現了當前高階智能駕駛快速落地應用的趨勢。據蓋世汽車研究院配置數據顯示,今年1-9月,國內L2系統(含L2+和L2++)在前裝市場的標配量累計達704.1萬套,對應滲透率達48.6%,而去年同期剛剛突破40%。其中L2++標配規模提升尤為明顯,同期高速和城市NOA滲透率分別達到了7.1%和1.3%。
從核心客戶來看,2021-2023年及2024上半年,福瑞泰克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84.0%、73.6%、76.4%及85.9%,其中吉利控股集團是福瑞泰克目前最大單一客戶。過去三年半里,福瑞泰克來自吉利的收入分別為1億元、6,453.2萬元、3.93億元和1.14億元。
但和其他很多智駕供應鏈企業一樣,直到現在福瑞泰克仍未擺脫虧損的尷尬。
2021-2023年及2024上半年,福瑞泰克經營虧損分別為2.77億元、7.84億元、5.88億元、2.03億元,同期虧損凈額分別為 2.96 億元、8.55 億元、7.38 億元、2.78 億元,三年半累計虧損 21.67 億元。
其后,研發占據了福瑞泰克很大一部分支出。2021-2023年及2024上半年,福瑞泰克研發投入分別為1.85億元、5.15億元、5.61億元、1.87億元,分別占同期收入的55.6%、157.2%、61.8%、106.8%及60.0%,三年半合計研發投入達14.48億元。截至2024 年6 月30 日,福瑞泰克共擁有625 名研發人員,約占員工總數的73.1%。
盡管如此,隨著業務的擴張,以及成本和開支持續增加,加上在研發方面的持續投入,福瑞泰克預計該公司接下來將持續產生龐大且可能不斷增加的研發開支,進而導致持續虧損。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自營業務營收,過去數年里,福瑞泰克還獲得了密集的外部資本加持,由此為公司業務發展構建了穩固的資金支持。
根據招股書,在IPO之前,福瑞泰克共計完成了12次融資,且這些融資基本都是在2021年之后,投資方包括長興金控、人保資本、元創資本、光大金控、烏鎮旅游投資、淳信宏圖、中交基金、北汽產投、TCL 創投、陜汽集團、吉利集團等,覆蓋眾多政府產業基金、知名專業投資機構以及產業鏈企業。
其中在今年5月30日最新一輪C3輪融資后,福瑞泰克整體估值達60.6億元。福瑞泰克指出,截至2024 年9 月30 日,該公司累計擁有未動用銀行融資11 億元,顯然,這將為福瑞泰克下一階段業務擴張繼續提供堅實的支撐與信心。
智駕公司扎堆IPO背后,盈利難題待解
如果橫向對比,在國內自動駕駛創業公司陣營,福瑞泰克營收規模可以說處于中等偏上水平。
據蓋世汽車梳理發現,除了剛剛遞交招股書的福瑞泰克,過去一年里,智駕方案賽道還有知行科技、佑駕創新、縱目科技、希迪智駕、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等多家創業公司沖刺IPO。
其中知行科技(01274.HK),已于2023年12月20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成為港股“自動駕駛第一股”。而文遠知行(WRD.US),則于美東時間10月25日登錄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成為“全球通用自動駕駛第一股”及“全球Robotaxi第一股”。
目前來看,小馬智行有望成為下一家IPO“闖關”成功的企業。據此前相關報道,小馬智行原定于11月21日正式登陸美股,但“因為增發,認購量比較大”——小馬智行擴大了IPO規模,從原計劃的1500萬股ADS(美國存托股)擴至2000萬股ADS,需要重新定價,因此將IPO定價推遲到了本周。
如果進展順利,小馬智行很快也將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綜合對比各家企業披露的招股書,其中在量產ADAS領域,目前以知行科技整體營收規模相對較大。2021-2023年及2024上半年,知行科技分別實現營收1.78億元、13.26億元、12.16億元和6.36億元,其中今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7.11%。
伴隨著收入規模的持續擴大,知行科技的虧損也在逐年減少,2021-2023年分別為4.64元、3.42億元和1.95億元,今年上半年進一步收窄至9861萬元,三年半合計虧損約11億元。
比較之下,縱目科技和佑駕創新營收規模相對偏小,其中縱目科技2021-2023年分別實現營收2.25億元、4.69億元和4.98億元,佑駕創新營收分別為1.75億元、2.79億元和4.76億元,同期兩家公司累計虧損分別為15.86億元和5.67億元。
而在L4領域,文遠知行和小馬智行收入規模不相上下,2022、2023及2024年上半年,兩家公司總營收分別約為10.8億元和11.5億元。希迪智駕因專注于相對小眾的自動駕駛礦卡賽道,目前來看營收規模也相對較小,同期累計收入約為4.23億元,不過縱向來看希迪智駕業績增長態勢顯著。
然而,相較于量產級ADAS,L4由于整體實現難度更大,并且商業化進展也顯著落后于量產級方案,目前賽道企業普遍面臨更大的虧損。過去兩年半,文遠知行和小馬智行累計虧損分別達到了約41億元和23億元。
這意味著,即便上市成功,對于自動駕駛“獨角獸”們而言,未來道路依舊充滿挑戰。這不僅包括盡快實現對投資者所承諾的盈利目標,還需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持續保持技術創新與領先地位,以及來自下游客戶的廣泛信任與支持。接下來就看穿越周期后,誰能最終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