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電動化、智能化的加速滲透下,中國汽車迎來了顛覆性的變革,同時也在卷價格、卷技術、卷配置的極致內卷戰下,市場規模突破3000萬輛,自主品牌國內市場份額占比高達70%。當市場進入存量增長階段,放眼未來,中國汽車內卷的盡頭在哪里?
“一切內卷的盡頭是設計,設計必將升維。”在日前舉辦的2024國際汽車設計論壇上,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陳政如是說道。其指出,中國汽車的終極形態是“Designed by China”,將設計思考和產品定義高度集成。同樣,產品經理也必將是汽車設計師的終極形態,站在以企業戰略的高度,以長期主義的視角去創新,去突破,找到商業制勝的關鍵因素。
從“Made in China”轉向“Designed in China”
長久以來,中國汽車設計多源自于技術和設計理念領先的歐美市場,在電動化、智能化的新的發展階段,中國市場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中國市場和中國產品對設計理念的創新變得越來越重要。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首席專家張永偉也曾公開提到,過去我國更多偏重于技術、偏重于制造,現在在消費更加多元化、技術的跨界特征越來越明顯的時候,設計已經成為汽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汽車企業打開市場、建立品牌、實現全球發展的一個極為關鍵的支撐性要素。
正是基于上述理解,2023年吉利設計聯合中國美術學院,共同開啟了以“輪上的文藝復興”為時代序幕的“中國汽車設計話語體系研究”課題,并發布《中國汽車設計話語體系白皮書(第一版)》,旨在探尋大變局下,中國汽車設計理論和體系建設的前瞻思考。
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吉利發布《中國汽車設計話語體系研究白皮書(第二版)》,新版本以理論融合實踐,再度補充完善了中國汽車設計研究體系,同時為汽車行業發展提供了兼具全球視野與東方智慧的中國方案。
同時,吉利響應時代需求,突破傳統設計研究框架,以自主設計分析模型與方法,對造物美學之關鍵要素R角進行解構研究,為當下全球汽車設計提供新的寶貴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中國汽車設計界針對R角展開的首次系統性研究,具有標志性意義,更切實推動了中國汽車設計產業發展的研究進程。
在此次設計論壇上,吉利設計還與湖南大學聯合完成《智能時代下全球“舒服車”的體驗設計研究》,報告響應“文化自信自強”戰略,通過全球調研與文化洞察,繪制“舒服感知地圖”,不僅展示了中國智慧的全球適應力與引領力,更為全球移動體驗注入文化溫度與人文價值。
吉利設計另與四川美術學院聯合完成了《全球化時代下,以中國文化“潤”為主題的設計形態研究》,通過不斷挖掘、解構、重組,探索汽車設計的中國特質,打造代表時代和具有文化印記的“中國設計”。
“中國汽車設計話語體系”三步走
在一系列學術理論的支撐下,中國人“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審美到底要如何轉譯成精準的設計表達,仍待所有汽車設計師思考并實踐。
陳政表示,中國汽車設計必須經過大量驗證、實踐才能夠建立起切實有效,并且能夠被廣泛應用的方法理論。因此,懷著敬畏之心,吉利提煉出了中國汽車設計話語體系的三階段發展模式:
第一階段,百家思齊。這一階段需要用三年時間,吉利設計也聯合學術界從源頭去探索什么是中國文化,爭取能夠突破只可意會的審美壁壘,以自然真實之形順應事物之本,將無意識的行為轉化為可見、可用的體驗。
第二階段,破壁和美。在理論沉淀之后,希望再踏踏實實的用三年時間去推動更加廣泛范圍的社會實踐,用印證和檢驗的量變去引發整個理論思想的質變。
第三階段,弘潮共鳴。當走入到第三個階段的時候,前面已經經過實踐驗證,經過六年的迭代普及留下來的這套理論和經驗,那時候也許應該可以被稱作是真正可以被應用的中國汽車設計的話語體系。
據悉,為了踩穩三步走的第一年,2024年吉利在產品實踐、理論深挖、審美溯源三個維度同步發力,開啟中國汽車設計話語體系的探索。
目前,在產品層面已有所成效,以吉利銀河序列的產品表現來看,該系列成立至今僅僅用了20多個月完成了從0到42.49萬輛的成績。其中,吉利銀河E5上市當月交付過萬,上市119天交付超過了6萬臺,吉利銀河星愿49天交付超過了3萬臺,吉利銀河星艦7 EM-i在上市7天交付了超過6500輛。
“銷量的確是檢驗設計是否成功最客觀的標志,能夠被市場認可的設計,一定源自于負責任的商業判斷,因為關乎著用戶的需求,技術的創新和品牌價值之間的完美平衡,設計絕不是個人的審美偏好。”陳政強調道。
他還進一步指出設計即戰略的三大要素:即設計是99%的縝密邏輯和戰略選擇,再加上1%靈光一現;設計不止于造型,而是先于時代的想象;設計不是被動的應對當下,而是主動掌握未來的長期主義。
正如吉利汽車集團 CEO 淦家閱強調的“設計是吉利的核心競爭力”。而面對智電時代的全球競爭,吉利深知,設計戰略,不再只是做一兩個爆款的產品,而是要步步為營,做好設計的長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