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國制造2025三個維度 制造工藝要從隱性到顯性
盧山:在去年財經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上次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但是我我們在這兒分析他寫,為了辨析幾個概念。
,不能認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實行需求緊縮,我們過去調需求,需求一定會影響到供給,為什么這次講供給,是因為當初調完了需求,這個壓力傳遞過來或者作用機制傳遞過來,到供給這一側,低端的供給存下來了,的沒有上去,我們發現這個問題以后,提出從供給側結構進行調整。
第二個判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計劃經濟的回歸。這里面政府要發揮作用,市場要發揮作用,企業要發揮作用,第三方機構要發揮作用,不僅僅是是指政府的。
第三結構性改革不是一個筐,不是什么都要往里裝。
還有一個五大人物三去一降一補,這是供給性結構性改革的全部嗎?不是,只是一部分的任務。
第二方面匯報一下現在制造業存在的問題。大家知道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中國要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三步走的戰略。在這樣的戰略下,我我們存在的問題實際上指大而不強,產業鏈的中低端,我們概括了五個方面。
個方面,供給結構不合理;這里可以看到,所謂低端產能過剩一定意味著產品供給不足。
第二方面是供需關系不協調。正因為供給側看結構里面低端多、少,所以才看到我們需求側的很多沒有辦法滿足,我我們再次回到剛才說的需求是原動力,供給是能夠影響需求?大家逛超市,如果沒有需求不會去超市,我們去超市之前都沒有想過要買那么多東西,進去以后發現越買越多,這就是供給影響到了需求,挖掘出了很多潛在的需求。所以這里頭有兩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從供給和需求里頭再往下落一層,就是需求里頭叫有效需求,供給里面叫有效供給,這兩個概念實際上互相對應的。非常可惜的是,我們現在國家存在的問題過去我們講有效需求出現了問題,現在看有效供給也出現了問題。我們在供給和需求方面出現了兩個錯配。
第三,發展方式不友好,大家知道,今天霧霾也好,能耗擴大也好,資源利用重復。
第四,區域發展不均衡、不平衡。在這兒報告兩個數據。大家知道廣東是在制造強省里面GDP排的,但是把廣東的南部去掉,北部粵東和粵西和粵北如果看成是一個經濟體,它的人均GDP在全國20名以外,蘇南拋出以后,蘇中和蘇北也一樣存在嚴重的不平衡。
第五,體制機制不完善。大家知道,剛才講政府也好,講市場也好,到底怎么發揮真正的要素,怎么影響需求,這里面存在大量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論述。
第三部分跟大家簡單的花一點時間論述一下制造強國的建設,三去一降一補大家都知道,這六項任務所有論述都是從產業層面展開的,而沒有一個從企業方面展開。在座很多企業都關心中國制造2025和企業結合在什么地方?我我覺得很重要三個方面,造什么,第二拿什么造,第三怎么造。
個造什么完成產品的轉變,過去的產品是什么?過去的產品叫做單元,是很多零部件組裝在一起,現在產品要完成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大家看到這里面所謂的智能就出現了,就從單元產品變成系統,這是產品層面大的變化。我們造的產品要完成從單元產品向系統的轉變。
第二,拿什么造?我們過去講人工,講流水線,現在講機器人這里面要處理好的矛盾點叫人和機,機器和人,到底人為主還是機器為主,機器和機器協同怎么解決。
第三個關鍵,怎么造,解決生產方式的問題,過去講JIT、講精益,現在講智能,可以看到這個過程當中,數字發生了很大的作用,就有大數據的存在。
我們看到網絡,有工業互聯網的存在,我們看到智能要存在,數據挖掘、人工智能等等都存在。這里面為核心的,比個更為核心的一點我們要提示,我認為生產方式的轉變在于制造工藝要首先從隱性到顯性,然后再把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裝進去。所以這是我們理解的從企業層面關注中國制造2025的三個維度,造什么、拿什么造、怎么制造。
(原標題:盧山:制造工藝要從隱性到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