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經理
打溫泉井開發做哪些工作
溫泉鉆井開采的溫泉,通常帶有各種礦性,這往往在前期勘察中就已經得到了了解,但了解并不能避免溫泉中的礦物質經過*沉淀造成的結垢,也無法阻擋鉆井設備中金屬管生銹等問題。結垢和生銹并不是事故,但如果*忽視這種問題,就會造成整個溫泉利用項目系統的亞健康狀態,亞健康狀態發展成慢,zui終如同血栓一樣堵塞水口水管,整個項目就會出現大危機。
因此,日常的除垢防銹工作非常重要,這是溫泉鉆井后期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不僅要利用各種有效手段除垢防銹,還應根據溫泉的開采和地下溫泉系統的補償速度比例,進行監測,如有需要,適當回灌,以確保溫泉資源能夠得到*的開發,從而使項目的收益可持續化。
人們生活在世界上每天都有舊的東西在消失,新的東西在出現,這種此消彼長的過程是人類繁衍生存的常態。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能源,目前所用的能源在為我們提供服務的同時也侵蝕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活環境。
隨著人們對環境問題的日益關注,開發利用新能源的呼聲越來越高。同時,國家也將新能源的開發利用納入未來發展統籌里面。新能源的發展前景ji為廣闊迎來了新一輪的開發熱潮。地熱資源的開發過程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是地熱勘查、工程物探確定地熱資源靶區,在進行地熱鉆井,其次才會有地熱井供暖、地熱農業、地熱養殖、地熱生態旅游等一系列后續衍生項目。由此可見地熱鉆井在地熱開發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何打好地熱井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打溫泉井開發做哪些工作新疆地熱(溫泉)分布規律
1 新疆的地貌特征
我國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與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構成了新疆地貌的基本輪廓。阿爾泰山分布于zui北部,昆侖山與阿爾金山分布于zui南部,天山橫亙于中部,將其分為南、北疆兩個部分,天山與阿爾泰山之間為準噶爾盆地。昆侖山-阿爾金山與天山之間為塔里木盆地。目前,山地仍為隆起區,盆地則為沉降區。山地受外營力的侵蝕與剝蝕,由流水攜帶大量物質*地補給盆地,盆地成為山區剝蝕物質堆積的場所。在兩大盆地邊緣的山前地帶,形成大面積的沖洪積傾斜平原、沖積扇、洪積扇;而盆地中則為平坦的沖積平原與湖積平原。疏松物質經風吹揚,形成大片的沙漠。
新疆地質構造與氣候條件復雜,地貌類型多樣,主要可劃分為熔巖地貌、冰川地貌、冰緣地貌、流水地貌、黃土地貌、干燥地貌、風成地貌和湖成地貌等類型,具有山系走向與深大斷裂方向*,山地與盆地高差懸殊,山地層狀地貌明顯,山間盆地多,沙漠面積大,各山地氣候地貌垂直分帶各異,地貌類型組合呈環狀結構等特點。
2 新疆的區域構造概況
新疆幅員遼闊,地質構造復雜多樣,地殼活動頻繁,各時代地層齊全,宏觀排列序次明顯,由山地到平原所出露的地層一般是由老到新序列產出,在地質構造形態上從褶皺山地到山前坳陷至廣大臺原,多呈疊瓦式斷塊構造形跡向盆地內梯狀陷落。其構造演化歷史表明,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的構造格局充分體現新疆現代地貌的自然景觀,是喜馬拉雅旋回構造作用的產物。由于受青藏隆起的影響,其宏觀地勢的變化具有南高北低、西高東低少環山封閉盆地的特點。總之,新疆境內呈“三山夾兩盆”的地貌格局。3 新疆地熱(溫泉)分布概況新疆地熱資源豐富,主要分布于阿爾泰山南坡、天山西段和西昆侖山北坡等廣大地區。各熱水區帶的水熱活動強度自北而南逐漸增強,自西向東逐漸減弱;溫泉的分布密度自北而南也逐漸增大,水溫逐漸升高。4 新疆地熱資源類型
新疆地區地熱水分基本可分為褶皺山地斷裂型和沉降盆地型兩大熱水區。
4.1 褶皺山地斷裂型熱水
該類型是指地殼隆起區(古老的褶皺山系或山間盆地)多沿構造斷裂展布的呈條帶狀分布的溫泉密集帶,其規模大小因地而異,取決于斷裂構造帶的規模和新構造活動強度,一般為數十公里到數百公里。該類型地下熱水按其所處的地理、地貌位置以及二級地質構造和控水斷裂劃分為3個熱水帶:①阿爾泰地熱水區,②天山山地熱水區,③昆侖山西部山地熱水區。4.2 沉降盆地型地下熱水
該類型主要指分布于準噶爾、塔里木、吐魯番-哈密等三大盆地中的熱水。它們zui主要的特征就是熱儲層具有一定的展布空間,熱儲層結構為孔隙含水介質,埋藏深度較大。主要分布在準噶爾和塔里木盆地的邊緣地帶,劃分為2個區:①準噶爾盆地東西邊緣地下熱水區;②塔里木盆地邊緣地下熱水區。5.1 熱水的分布與地貌的關系
新疆地下熱水的分布密度受地貌控制ji為明顯,從山區到平原呈現有規律變化。新疆80%以上的溫泉分布在基巖裸露、裂隙發育、切割強烈的中高山和中低山區,其中:
①昆侖山區出露的溫泉占全區溫泉總數的31%,出露海拔高程均在3000m以上,水溫較高,多大于40℃,zui高達72℃;
②天山中高山和中低山區出露的溫泉,占溫泉總數的45%以上,出露高程在1500-3000m之間,水溫比昆侖山區低,多在20~60℃之間,沿烏魯木齊-伊犁方向溫泉具有呈帶狀集中分布的特點;
③阿爾泰山南麓山區分布分布的溫泉占10%左右,出露高程在1400至2000m之間,水溫多在32~52℃之間,具有沿北西-南東方向呈帶狀分布的特點;
④低山丘陵區指山地與盆地間的過渡地帶,海拔高程多在1500m以下,沿該區分布的溫泉較少,共有7處,僅占全區溫泉總數的8%左右,呈零星分布,水溫較低,多小于30℃,
⑤盆地坳陷區海拔均小于1000m,且水溫較高。
總的來說,新疆溫泉的分布從中高山區、中低山區、低山丘陵區到盆地坳陷區,隨地形高度的降低數量逐漸減少,水溫也逐漸降低,對地熱資源的勘探和開發利用構成了不利條件。5.2 熱水的分布與板塊構造的關系
新疆的溫泉總體分布明顯具有深大斷裂控制的特征。從古板塊的角度看,昆侖山地區的溫泉多分布在羌塘古板塊與塔里木古板塊縫合線地帶的西部地區,溫泉分布密度較大且水溫較高、礦化度較低,屬于古板塊板緣地熱帶類型;天山地區地熱的分布則兼具古板塊板緣與板內兩種類型地熱帶的特點,泉分布數量減少,水溫20~50℃,屬于中低溫熱水分布區,阿爾泰山南麓熱水的分布距古板塊板緣縫合線地帶較遠,溫泉水溫較低,一般都小于40℃,屬西伯利亞古板塊內地熱帶類型。綜上述,新疆地熱活動具有下述幾個明顯的特點:
①地熱強活動帶多展布于古板塊板緣深大斷裂帶兩側的板緣活動帶上,受深大斷裂的控制比較明顯,溫泉呈條帶狀密集出露于深大斷裂的兩側。溫泉出露的密集程度受新構造運動的影響較大,活動頻繁、新構造運動強烈的地區,地熱點分布密集,反之,則少。
②從全疆水熱活動的強度上看,自南而北,自西向東具有減弱的趨勢,這是因為自南而北、自西向東水熱活動區逐漸遠離現代板塊邊界地區,自板緣向板內構造活動的強度亦明顯的減弱,受控于構造活動的水熱活動的強度自板緣向板內方向也逐漸減弱,地下熱水資源的類型也由中高溫地下熱水向中溫、中低溫熱水資源的類型轉化,反映了熱場分布與構造的關系。
③從溫泉的水溫上看,也具有南部高、北部低,自南而北逐漸降低的特點。在同一個地熱區溫度差值較大。故區內地下熱水的熱來源應是地下水在地殼內部深循環過程中,在正常地溫梯度下加熱形成的。溫泉水的溫度受控于地下水沿斷裂或破碎帶循環的深度及逸流和排泄通道的保溫條件等多種因素限制,因而在同帶內反映溫差較大。 其他
新疆地區存在特殊類型的地下熱水-熱汽泉。新疆境內發現了7處熱汽泉,6處分布于天山山麓兩側低山丘陵區的侏羅系煤系中,只有一處分布于西準噶爾界山。這類熱汽泉均出露在煤層自燃的燒變巖和碎屑巖地層之內。這類熱水-熱汽泉的形成是由于煤系自燃產生的熱量,使上覆和周邊含水層中地下水加熱增溫,形成熱蒸氣沿巖層節理、裂隙、斷裂向外逸出,屬熱量釋放而形成*的熱汽泉。